第A06:信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3月2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法典》勾勒出个人信息保护框架
宝山办理侵犯个人信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通讯员 刘晓曦

  《民法典》的实施不仅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对宝山区检察院的公益诉讼检察官胥白和检察官助理彭冠楠来说,更是意义重大。日前,他们以民法典为依据,诉请判令被告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全部获法院支持。

  像往常一样,公益诉讼办案组正在排摸刑事案件中的公益诉讼线索,这时,一起郭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郭某是A房产经纪公司的门店经理。2018年年底,他在网上认识了专门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茅某。为了提升业绩,郭某开始向茅某购买公民信息,从一条一条购买到2019年6月底,在与店长钱某商议后,由公司出资从茅某处以人民币1.5万元的价格,购得涉及姓名、地址、电话等公民个人信息共计425301条,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于是胥白和助理彭冠楠决定对该线索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角度展开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刑检部门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对郭某的购买行为不予刑事起诉,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是不是就此结束?425301条公民个人信息谁来保护?

  公安机关重新移送审查起诉后,胥白检察官和助理彭冠楠及时跟进调查。审查过程中,手边的《民法典》对如何确立本案被告给予了胥白明确的指引。

  庭审中,胥白检察官结合危害后果、法律责任与民法典相关法条精神对被告开展了深刻的法庭教育,让被告充分认识到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其行为给社会公众带来的不良影响。

  2021年2月25日,法院宣判支持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

  近年来,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等侵犯公民隐私,电信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的滋生与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有着莫大的关系,人民群众对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日趋强烈。检察机关一方面要发挥刑事检察职能,依法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行为,另一方面还应强化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修复受损的公共利益,而民法典的实施为公益诉讼提供明确、规范的价值指引。

  对此,公益诉讼检察官胥白也深有感触。“民法典在个人信息保护和隐私权方面,环环相扣,勾勒出一个完整的个人信息保护框架,也为办理此类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我们也会以此为契机,为公民个人信息筑牢更坚实的安全防火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调查
   第A04版:人物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我国科学家“跨国”选育出4个玉米新品种
崇明东滩迎来23种珍稀濒危物种回归
嘉定检察院关注儿童权益保护
宝山办理侵犯个人信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奉贤区生态环境局行政决定催告通知书
东方城乡报信息A06宝山办理侵犯个人信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2021-03-23 2 2021年03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