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
如今的纸质书价格不菲,动辄几十上百元,许多人也都养成了线上阅读的习惯,而在校学生的教材绝大多数仍是要以纸质书的方式使用,一些中小学的课本诸如体育、美术、音乐等教材,一年中几乎没用几次就被丢弃,甚为可惜,而下一年级的学生还是要购买相同的教材,既不利于环保又浪费惊人。实际上这样的浪费通过好的制度设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推广教材的循环利用。
推广教材的循环利用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上却还是有一定难度。比如相关法律规定设计“二手书”的交易应取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让个人为了几本教材来办理显然是不现实的,况且如今义务教育阶段教材由国家免费发放,这就为通过行政手段推进教材循环使用提供了可能,像音乐、美术、体育、健康、科学等学科基本无需学生在课本上做记录,设置一定的循环利用比例及年限完全可以实现。
据统计,目前已循环使用的教材数量极其有限,特别是在高中、高等教育阶段,教材由学生自费购买,教材循环使用更依赖于市场交易而市场化的教材循环利用也面临不少难点,比如回收分拣需要大量人工,成本不低,各地使用教材不尽相同,更新版本时间各异等等确实需要进一步探索。针对非免费教材,教育部门也不妨建立回收机制,对符合循环使用条件的折价回收,还可以鼓励捐赠二手教材。由教育部门回收、整理、消毒、发放,学生和家长也放心。
教材循环利用要不拘泥于一种方式,才会创造更多可能,这需要教育部门、市场管理、回收企业、学生们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