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黄瓜是嘉定人夏季餐桌上常见的一道小菜,其中蕴含的咸甜口感要归功于传统又地道的黄瓜酱料,酱料的制作也有其门道。近日,徐行镇伏虎村的村民汤玉琴就在家做起了传统酱料。
“酱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酱出的黄瓜口味。”汤阿姨介绍,夏季是制酱的最佳时段。
汤玉琴将准备好的2斤黄豆、蚕豆,洗净沥干后直接入锅翻炒。为增加营养,还加入了些许黑豆,炒出焦糊味,之后加水烹煮直至豆烂。随后捞出豆子剁碎,掺入适量的面粉和麸皮,搓揉成团,切成块,上锅蒸熟,至此已算是小成。但还不能称之为酱黄,接下来,要将这些面块阴干发酵十二三天,等面块长出霉斑。
十二三天后汤玉琴拿出了早些天做好的面块,“别看表面发了霉,里面完全没事,洗干净后再在太阳底下暴晒两三天,那时才能称为酱黄。”
待酱制黄瓜时,把酱黄加水溶化,辅以盐、味精、糖等佐料水煮,如此一锅细腻稠滑的酱汁才算熬制完成,届时,只需倒入黄瓜腌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