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言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5月26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懂城市,乡村才能共享城市资源
  □凯歌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很多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往往由于“不懂城里人”而无法取得经营突破。

  更遗憾的是,这种现象不只发生在原住村民身上,就连很多返乡企业家和返乡青年,也表现得颇为明显。他们中很多人虽然进城生活,但由于从事工业、制造业等原因,事实上对城市消费并不熟悉,对都市年轻人的潮流更是陌生。 

  他们返乡后打造的乡村旅游业态,往往过于追求自己儿时的情感记忆,过于讲究乡村的感觉。饭菜要追求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房子要恢复土坯泥墙,总之,乡村要杜绝一切城市化符号的东西。比如咖啡,乡村怎么能出现这种东西!

  这种个人烙印明显的“作品”,对于其他消费者,尤其是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城市消费者而言,几乎完全不搭界。

  作为乡村游主流游客的80后、90后,和70后经营者之间,成长背景、生活场景、思维模式、爱好习惯、格局视野等等几乎全不一样。

  衣锦返乡的“新乡贤”、“新知青”以及原住民,大多都是农村出身的70后,白手起家,事业有成之后,一方面想转型追风口,另一方面意欲回报家乡。

  这种“衣锦还乡”的背景和心理决定了,他们对于儿时乡村、对于田园生活、对于逆城市环境的由衷喜爱。

  但对于出生在农村的80后、90后而言,他们对于乡村的印象,几乎都是负面的——贫穷、落后、闭塞等等。正在追逐事业的他们,心中最大的理想不是追求乡村生活,而是逃离农村,改变命运。

  对于出生在市区的80后、90后,他们对于乡村的概念更是模糊的。这种模糊大约就相当于我们想象贫穷人的生活状态。

  习惯了都市品质生活的他们,愿意到农村去,更多是出于新鲜感和好奇,而绝非对于农耕文化、对于破门板当桌子、粗瓷大碗喝茶之类生活方式有多热衷。

  (摘编自《新三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新农村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专题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政策
   第B08版:农技
保粮食能源安全,就是守住国家生命线
乡村自治空间缩小须警觉
懂城市,乡村才能共享城市资源
东方城乡报言论A03懂城市,乡村才能共享城市资源 2020-05-26 2 2020年05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