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降压过快,而导致器官急性受损的人,常见于那些患病时间较长,基础血压较高的人。比如说,一个血压已经到了170~180mmHg的人,血管也有一定的硬化,只有当前的血压才“有力气”把血液输送到器官里面去。如果突然间把他的血压降到120mmHg,看起来血压是正常了,但是输送血液的“力气”也没有了,结果就可能导致这个人的肾脏因为供血不足而产生急性肾衰竭,或是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供血而诱发脑梗塞。
降压是个专业的“慢功夫”,并不是如同感冒发烧的小毛病一样,自己吃点药就可以治好的。在降压之前,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身体、体重、身高、血压、有没有并发疾病等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去“寻找”适合的降压方案。在一段时间内,逐渐把血压降至正常。通常看患者的身体情况,历时几周或是几个月的时间来降低血压。基本原则就是,年龄较低,病情较轻的,降压速度就快一点;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降压速度就慢一点。如果遇到有并发疾病的人就应当更加慎重,有时为了保证患者相对安全,可能会选择维持一个比较高的目标血压,而不是降至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