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不容易”。驻村干部生活条件艰苦、住宿不便、生活单调、工作强度大,经常忙得没有周末和节假日,与舒适便利的城市生活相比,生活有点不“不容易”。但真正走近群众,近距离感受农村生活的时候,发现有的贫困群众辛苦劳作了几十年,却无法实现吃好饭、喝好水、住好房的愿望,几代人长期以来处于吃不好、穿不暖、住不好的状态,真正感受他们生活的“不容易”,让决胜脱贫攻坚的决心更加坚定。
交通条件“不容易”。每天走访慰问、入户调研、问需于民,不停地爬坡上岭,让“上山脚杆软、下山脚杆闪”的调侃之语变成生活常态,再也无法轻松地说出“用双脚丈量土地”那样的话,感慨交通“不容易”。但看到贫困群众为了把菜卖出去,往往天还没亮就挑着担子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颤颤悠悠地下山,一来一回就是半天,只为那点微薄的收入,心情比群众肩上的担子还要沉重,交通条件“不容易”就一定要把致富路修到群众家门口。
驻村帮扶“不容易”。驻村干部开展“一宣六帮”,用心用情帮扶贫困群众,为其出谋划策,但仍有部分群众对帮扶工作不满意,甚至提出一些“无理要求”,让驻村干部感觉“很受伤”,深知帮扶“不容易”。通过一遍一遍的沟通,做贫困群众思想工作,真正的从群众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才能真正了解贫困群众缺什么、想什么,理解贫困群众“不容易”的一面,慢慢掌握与贫困群众的沟通技巧,把话说到群众心坎里,引导贫困群众换位思考,理解并支持自己的工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脱贫致富上,通过奋斗赢得富足生活。
照顾家庭“不容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选择驻村工作就意味着在家庭方面做出某些牺牲,照顾不到父母、妻子、儿女,在外风吹日晒有时还得不到家人的理解,照顾家庭“不容易”,难免产生负面情绪。平时多跟家人交流,多向家人讲述驻村工作所见所闻,让家人看到驻村工作平凡又伟大的一面,最大可能争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驻村工作中,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让更多生活“不容易”的家庭过上幸福生活,让付出更值得、让“牺牲”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