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品牌是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品牌成功需要消费者认同,品牌经济一是符号经济。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差异性。
比如我们做的阿拉尔红枣,起初我们看到的这个枣,无论从外观还是口感,都不具备特别突出的优势,但是你怎么样去解决这个差异化的问题呢?我们大家就找到了,这个枣背后的生产主体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通过这样一个五角星的广告就赋予其创造出军队中种红枣这么一个概念,然后让消费者产生一种信任感,他想军队种的枣总是放心的。
品牌经济二是关系经济。往回倒退十几年,20年,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他对价格是非常敏感的,你相差一毛两毛一斤,他可能就会有非常大的这个选择上的一个“缺损”,但是今天来讲,我们消费者他需要一个切实的价值满足感,所以你这个东西要给他在除了品质之外,除了这个产品本身之外,能够给他带来特别的一些价值感。
(下转B5版) (上接B3版)
比如说我们在2016年的时候,为山西省万荣县(音)做万荣(音)苹果的品牌战略规划时发现,它这个苹果本身品质非常好,也有好的(种植)技术,但是我们最后去提炼它那个品牌的核心价值,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这个品牌口号的时候,是提出来叫做一个“快乐的苹果”,我们发现这里的人天生具有一种幽默感,经常在田间劳作时讲一些段子和笑话,所以他们在这种生活工作的过程当中,会把这种幽默的氛围融入到苹果的生产之中。所以我们想告诉消费者,它是一个快乐的城市,是一个快乐的机会。
我们做品牌就是要做差异化,展现出自己跟别人的不一样,那我们从品牌这个词诞生以来,我们一系列品牌大师创造的这些理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去追求这种差异化。
我们之前说有好产品是“养在深闺人不知”,其实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这种可能性已经很小了,你之所以“人不知”是因为你的产品还没有足够好,比如我们讲茅台酒他藏在这个赤水河畔的这个河谷里是吧,他其实那个就只要一打开就不需要宣传了。今天大家看到茅台向大家宣传都是“王子酒”,那个飞天茅台不需要宣传,你买都买不到。我们去日本调研,看到的那棵巨大的葡萄树,就是世界上第1棵巨峰葡萄的“母树”,日本放入葡萄协会,全国性的葡萄协会,一共只有70家会员,我们中国大概一个县就有几百家会员。这是因为它的门槛非常高,就是需要每一个会员具有独立的这个非常强大的一个研发的能力,这样种出来的产品才能有差异性,竞争也不会(像我们那样)惨烈,能够在市场上卖得非常贵。
我们中国毕竟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公里这么广阔的一个土地上,当然有一些非常好的农产品,但我们面临一个同质化的问题。比如说苹果,从环渤海地区到我们这个黄土高原,再到西南地区,再到新疆,都种这个苹果,我们山东的苹果拿出来跟山西的苹果去比,跟陕西的苹果去比,消费者是判断不出来产自哪里的。我们的农产品已从产品竞争转向产区竞争,这就是我们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特定区域内相关机构、企业、农户等所共有,在生产地域范围、品种品质管理、品牌使用许可、品牌行销与传播等方面具有共同诉求与行动,以联合提高区域内外消费者评价,使区域产品与区域形象共同发展的农产品品牌。
我是来自浙江安吉的,上海人大概比较熟悉的,安吉有个好的东西就是安吉白茶,它的历史其实并不长,到今天为止也就20年左右,但已经成为了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金名片”。在这个品牌的背后,可以看到我们这个安吉的生态,我们这个品种,我们技术等各方面的因素,我们在2007年的时候,抓住了这么一个“区域公共品牌”的概念,再去抓这个农产品(品质建设),最后就成功了,这是一个价值体系的成功。
最后讲一个“保障体系”。就是品牌建立以后要为它“保驾护航”,其实就是三个方面,人、财、物。要有一个专门的一个团队,要有一个运营主体,协会也好,企业也好,政府部门也好,需要有一个主体运营它,然后要持续的资金的投入和产能支持,以及我们产品的一个品种的共同性监管,最终就构成了我们今天讲的这个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也是我们整个品牌的战略体系。
我们为什么要去讲这样的一个战略体系,是想从这个事情(上说明),我们今天做品牌,不是提出一句口号,做一个商标,那么简单的事情,(更需要)一些系统的顶层设计,我们希望在今天以后我们上海的农产品的一些品牌也能够有一些战略性思考,能有越来越多的品牌脱颖而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