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上海植物园生机盎然,成为市民赏花踏青的好去处。而在植物园内的上海市农科院都市菜园展区,工作人员搭设起农郊菜园果园进都市平台,给游园的市民又添一处好景观。
上海植物园4号门第一个展示点便是市农科院的都市菜园展区,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也是该展区负责人马坤介绍:“都市菜园景点建设的主题就是为了新型优质蔬菜品种的展示和推广,促进市民对新型食用材料、特色营养素的认知和尝试,引导和推进特色蔬菜在市民家庭园艺和城市健康生活中的合理应用。”2011年起,农科院联合植物园,便在该展区向市民展示“1平米菜园”,因为独特的种植模式,“割韭菜”式采摘方式,自家阳台种的蔬菜更具风味,深受欢迎。
记者在展区看到,景点展示根据品种类型分为3个区域:优、特蔬菜品种区、保健野菜区、芳香蔬菜区,为市民展示部分上海地区适合栽培的观赏食用兼用型新、优、特色蔬菜品种70个,利用各类栽培设施进行优化组合栽培,既具有科普性,又增添趣味性。菜园的2019年度主题植物为旱金莲和琉璃苣,马坤告诉记者,极具观赏价值的旱金莲实则常用于市民喜爱的色拉中,真正的“既好看又好吃”。
市农科院科技兴农办主任谢祝捷介绍,近年来,市农院注重创新体制机制,实施院青年农业科技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手拉手共成长”助推活动,通过青年科技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对接开展农业科技支撑,22项助推成果、人才和项目在上海市郊区新型经营主体落地,青年科技人员组团与新型职业农民通过结对,实现互通互融、共同创新创业,打通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成果有了,如何更好的展示?谢祝捷说:“借助都市菜园这个展示平台,今年我们推出了市民牵手农民的活动。”正逢上海植物园举办国际花展,植物园内,游人如织。科研人员们在展区内搭设农郊菜园果园进都市的平台,服务和帮助对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经营主体推介。据悉,该推介活动在每周末安排两家新型职业农民和经营主体推介,“市民平日里有购买优质农场品的意愿,也有农家乐体验的需求,而苦于信息获取的渠道不多”,农科院希望以此为纽带,让参观市民和郊区手拉手基地农民直接对接,促进基地宣传展示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现场推介农业旅游项目,让农业更好服务广大市民,在这春天里,一起领略花花菜菜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