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密西西比河里的亚洲鲤鱼,常年生长在无农药和添加剂的自然水域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Omega3含量可以和三文鱼相比。由于一直在水流湍急的河道里运动,鱼的肉质也十分紧实。2014年,上海企业家朱笑憾来到密西西比州,在水环境优良的密西西比河中下游“三江两湖”的交界地创建了月亮河食品公司,设立了加工厂,专业从事亚洲鲤鱼的捕捞与加工。如今,用这些进口淡水鱼做成的深加工食品“杀回”国内,能否赢得“吃货”的心?
因清洁水体被引入
餐桌上却被冷落
其实,“亚洲鲤鱼”不是单一品种,而是美国人对青鱼、草鱼、鳙鱼、鲤鱼、鲢鱼等8种鲤科鱼类的统称,它们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常见品种,却因多刺并不受美国人欢迎。1963年,草鱼先被美国引进,成功控制了水生植物的疯长。19世纪70年代,吃水螺和蚌类的黑鲤鱼,以及花鲢和银鲢被美国引进。为了清洁水体,亚洲鲤鱼也算是引进的“特殊人才”,它每天能吃相当于自身体重40%的水草和浮游生物。
密西西比河是野生淡水鱼的天堂,这里水环境好,亚洲鲤鱼十分密集,一年四季均适宜捕捞。朱笑憾告诉记者,淡水鱼全身都是宝,只是由于当前国内外鱼制品企业多以海水鱼为主要原料,淡水鱼的消耗量仍然处于低位。
从零起步
开发大型淡水鱼加工设备
“淡水鱼加工行业刚刚起步,却是阳光产业。”创建月亮河公司前,朱笑憾从事的是煤炭生意,完全是个农业“门外汉”。“这么好的资源没有被利用起来,太可惜了!”一次赴美旅行时,朱笑憾被美国报纸上一幅大鱼跃出河面的照片深深吸引,便下定决心要来密西西比河“钓大鱼”。公司成立后,朱笑憾遇到了一系列难题:国内的加工设备不适用体型巨大的美国品种;当地对捕鱼工具有严格限制,现代化的装备一个用不上,只能用刺网捕捞;当地在册商业渔民180多个,却极少有人以此为生,渔具利用率很低。
尽管起步艰难,朱笑憾却将多年煤炭生意赚到的利润全部投在了新工厂上。他投资1100万美元建厂开发设备,从国内引入经验丰富的老渔民来培养带动当地渔民。经过四年的发展,目前,月亮河企业新建厂区占地53英亩(约320市亩),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自动化鱼肉、鱼糜加工生产线和急冻冷藏设施,全天然的绿色环保处理工艺,并实施严格的全过程追踪监管。
全程冷链+全流程监管
确保产品安全
记者了解到,现场捕捞的活鱼在冰鲜运输车的保护下,短时间内迅速运送到加工厂。在加工厂里,经过检重分级,将鱼去除内脏后,或整鱼出售,或取鱼肉制作高等级鱼肉馅,供食品生产企业制作鱼肉产品。所有产品处理完后,及时送入零下35摄氏度的急冻库速冻,冰封鱼肉细胞组织,锁定最初新鲜度。最后,再运送至冷冻库装箱,通过冷链物流配送给世界各地的消费者。目前,月亮河公司一期工程年处理野生淡水鱼4000吨,年产高等级白鲢鱼糜、鱼肉馅、鱼肉片1500吨 ,同时大量供应各类整鱼、鱼头、鱼腹 、鱼尾、鱼骨、鱼鳔、鱼籽等副产品,已成为全美最大的野生淡水鱼综合开发利用企业之一。
成立初始,朱笑憾就把重心放在中国市场,其生产加工过程由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及美国商务部全流程监管,产品做到了全程可控。经中国国家肉类食品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公司各类产品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国家标准。在取得美国食品安全部门颁发的生产证以及向中国出口冻鱼的出口许可证书后,产品已顺利进入中国市场。
“虽然是野生的,但冰冻是弊端。在国内,冻鱼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接受。”朱笑憾坦言,这两年公司按订单生产,亚洲鲤鱼的市场正在慢慢打开。上个月,公司的两个货柜到了上海,其中有白鲢制成的熏鱼,胭脂鱼制成的鱼排,还有专供火锅的鱼片,市场接受度都不错。“中国人淡水鱼食用量很大,只要能打开一小部分中国市场,对于亚洲鲤鱼就已经是很大的市场。但要改变国人的习惯,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接下来,在市农业农村委的牵线下,朱笑憾想邀请上海海洋大学的水产专家赴美提供专业技术支撑,计划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将产品推广到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