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言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3月12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振兴乡村要壮大“匠心农人”队伍
  □李慧

  在智慧农业发展领域,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无论是智慧种植业还是智慧养殖业,都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切入点和依托。以无人机植保、精细化养殖、农机自动驾驶、数据平台服务为主要实现形式的智慧农业,受到人才短缺以及从业者技能水平低的困扰。

  从农业粗放式管理到精耕细作,离不开科技变革与创新思维,从机械化生产到开创“互联网+农业”之路,则要靠劳动力素质提升与人才战略支撑。和普通工人不同,工匠的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而且可以从劳动、创造中获得快乐、实现价值。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无论顺境还是逆境,这些工匠都能够耐得住清贫和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业是一个传统行业,也是一个投资回报周期长、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产业,需要艰辛的付出和长期的坚守。只有爱农业、懂农业,才能克服浮躁心态,把急功近利转化为立足长远,才能通过改革创新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因此,工匠精神不仅植根于工厂车间里,更在广阔的农村大地找到了它的普适价值。

  振兴乡村需要壮大“匠心农人”队伍。要不断加强农业农村人才特别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各类农业农村人才的成长打造更多更好的平台和渠道,打造千千万万名高技能大国农业工匠。要从政策、资金及技术倾斜等方面给予乡村土专家、田秀才、种植高手、养殖能人、各种能工巧匠支持,激发他们在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为乡村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摘编自《光明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调查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人物
   第A05版:走村镇
   第A06版:动态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视觉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公告
创新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振兴乡村要壮大“匠心农人”队伍
乡村振兴对城市居民是重要利好
振兴乡村,农民不能“叉手看”
东方城乡报言论A03振兴乡村要壮大“匠心农人”队伍 2019-03-12 2 2019年03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