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信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学者齐聚金山研讨基层民主协商工作
  □记者 曹佳慧 

  社区中各种各样的议事会早已有之,但在过去,往往好不容易把居民代表、物业和业委会召集在一起商讨小区建设问题,刚开始各方就争得面红耳赤;说好要讨论小区停车难的解决方案,但最终大家东拉西扯离题万里;议事会上,大家对小区存在的问题产生广泛共鸣,但是谈论解决路径时又都认为应该别人动手,自己只需坐等治理成果从天而降。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原来是居民区一线的社区干部对社区民主协商这个问题有概念却不懂方法,有形式却没有实效。

  从2016年起,金山区石化街道以区域化党建为引领,高度聚焦操作层面,与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的专家一起,在社区中引进结构化讨论的方法,深入开展“‘幸福社区’—居民协商议事坊”工作,使社区民主协商不仅能够议起来,而且能议出共识、议出行动、议出成果。

  11月16日下午,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上海发展研究院与金山区社会建设办公室和石化街道共同举办“民主协商的基层实践”现场学术研讨会,来自市委党校、市社会科学院、市社会建设研究会、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院所的众多专家学者共同观摩石化街道“居民协商工作坊”成果展示,共同探讨新时期如何更加精准地聚焦“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在利益诉求日趋多元的今天,在群众中开展协商议事,居民区干部过去传统的苦口婆心热心肠、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固然需要,但光有这些已经远远不够。只有让居民区一线的社工真正掌握科学有效的协商方法,抓住协商中的每一个细节,像“绣花”一样精心操作,才能取得实效。

  市委党校的专家们带来了一整套的工作规程和方法,他们从最基础的细节做起,石化街道每年出具调研报告,总结当年协商工作坊开展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不断对工作规程进行优化和修正。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使这项工作从一开始的新鲜事物转化为整个石化街道26个居民区通用的基础性的工作方法,在解决社区疑难杂症中发挥了很好的效果。这些年,很多长期困扰社区的疑难杂症,通过广泛的居民协商得到了解决,事实证明,事前协商越充分,事中推进就越顺利,事后评价也越高。更重要的是广大居民通过参与协商,正视了自己在社区治理中所处的主体地位,涌现出了一大批基层治理的积极行动者,正是由于他们的建言献策、身体力行,使石化街道的社区治理渐入佳境,步入良性循环。

  市委党校教授、此次研讨会的主持人陈保中在接受采访时谈到,石化街道在党建引领下,坚守“三年磨一剑”的坚韧,本着“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初衷,以“绣花工匠”般的精细,把居民协商自治的理念与创新社区治理的实践有效融合,着力解决好广大居民的“三最”问题,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言论
   第A03版:特稿
   第A04版:动态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种植
   第B08版:专题
“首届文创藏博会”崇明举行 “海上花岛创研基地”同时揭牌
市委农办、市农委机关 退休干部第一支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
浦东泥城把岗位送到村民“家门口”
闵行这一老粮库即将蜕变成沪上最长的文创街区
专家学者齐聚金山研讨基层民主协商工作
东方城乡报信息A06专家学者齐聚金山研讨基层民主协商工作 2018-11-20 2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