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措施】
(1)选种:建立原种基地和生产用种繁育基地,确保生产用种质量。
(2)推广应用组织培养脱毒苗:利用营养茎尖、生殖茎尖分生组织的离体培养,减少鳞茎带毒率。
(3)茬口轮作:提倡与非葱类蔬菜隔年轮作,以减少田间自然传播。
(4)加强田间栽培管理:适当播种,避开蚜虫发生高峰期,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健壮,提高抗病能力。避免在葱类栽种区附近育苗。
(5)治蚜防病:在蚜虫发生初期,及时用药防治,防止蚜虫传播病毒。
(6)保护地栽培管理:具管棚设施的保护地,使用防虫网,把昆虫挡在棚外;此外,还可用银灰色遮阳网育苗避蚜防病。
(7)化学防治:田间发病前或始见少量发病株时,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雾防治2~3次,能减少病毒的感染,明显增强植株抗性,起到预防作用。
绿色防治用药:可选8%宁南霉素水剂(菌克毒克)300~400倍液(666.6平方米用量250~300克)等喷雾。
常规防治用药:可选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病毒A)500~600倍液(666.6平方米用量175~200克)等喷雾。
大蒜锈病
大蒜锈病由真菌担子菌亚门葱柄锈菌侵染所致。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是大蒜的常见病害,除危害大蒜外,还危害大葱、香葱、洋葱等。
【简明诊断特征】 大蒜锈病主要危害叶片。
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在病部产生梭形的褪绿斑.随后在表皮下产生圆形或椭圆形稍凸起的四周具淡黄色晕环病斑(病菌夏孢子堆),后期的病斑表皮会自然破裂,散出橙黄色粉末(夏孢子)。发病严重时叶片上的数十上百个病斑相连成片,造成整叶枯死,病部形成黑褐色疱斑(冬孢子堆)。
【发生规律】 病菌多以夏孢子在留种葱越冬,在葱及大蒜的发病组织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入夏前后)形成新生代孢子后,在田间经多次再侵染扩大危害,如大蒜生长后期(蒜头收获时),病部形成黑褐色疱斑(冬孢子堆)。这期间还有另一发生的途径是侵染在田的葱类病菌危害越夏。秋季随种蒜(带菌的病残组织)的播种出苗后,病菌又开始新一轮侵染危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