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家乡,情怀难舍,坚持梦想,矢志不渝。这就是宋永伟,一个具有乡土情怀的“职业农民”。今年,嘉乡合作社社员在宋永伟的带领下,水稻喜获丰收。
今年35岁的宋永伟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去大城市打拼,而是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做起了职业农民。宋永伟头脑很灵活,非常善于研究市场,敏锐地提出种植“绿色有机健康水稻”的理念。2008年,他和30户农民一同成立了嘉乡农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民走致富路。他说:“我们北林区地处寒地黑土的核心区,土好、水好、气候环境也好,我们要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提升稻米品质,带领农民致富。”
合作社社员于万龙高兴地表示,他将45亩地加入合作社,今年产量16500斤,每斤比市场价高出0.2元,每公顷地增收3000元,他每年在合作社打工还有5万元收入。
这些年,宋永伟的合作社规模不断壮大,他边种植边研究市场。宋永伟在品种选择上非常较真儿,他说:“米好吃,品种是关键。”去年,在绥化市组织的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中,宋永伟带领几名农民在南方一些社区进行地推宣传,品鉴中“苗稻2号”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今年合作社将“苗稻2号”作为当家品种开始大面积推广。目前,合作社社员增加到256户,面积达到了23000亩,同时还辐射周边几个乡镇,亩均增收200元。
宋永伟非常重视水稻种植过程中每个环节,合作社推行了统一连片深松整地、统一栽培方式、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优良品种、统一连片播种、统一防治病虫害的模式,调优了种植结构。合作社还有自己的米厂,大米卖得好、价格还高,与普通长粒香大米比,每斤高出0.1元。
近年,宋永伟常带着他的大米到哈洽会、绿博会、大米节参展,并借助五谷杂粮下江南等活动宣传绿色、有机农产品,实现产区与销区的有效对接。去年,合作社的米厂销售大米近10万吨,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宋永伟说:“我是一个农民,心中有一个梦想,一生只做一件事,要带领更多稻农奔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来黑龙江考察时说的“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这句话牢牢记在了他的心里,他表示:“我们优质的原粮产区一定要种好地,产出高品质粮食,下步我将借助国家的惠农政策,进一步扩大合作社种植面积,起好示范带头作用,运用好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实现全程可追溯,最终通过合作社+企业的方式,把优质大米送到老百姓的餐桌上。”
桑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