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十二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佳节“花朝节”,乡民们俗称“百花生日”,记得我孩提时代,每逢农历的2月12日,这天妈妈一清早就手拿红绿布条、纸,搀着我一起去给村前宅后的花木挂红扎绿的情景,至今我仍记忆犹新。这天村前宅后的每棵花木都被妈打扮得花枝招展,红绿相映,鲜艳夺目,在轻风中摇曳,煞是好看。我伲一群小孩亦因此奔东串西的看个不停。妈妈还特别带我到叔叔家种的一丛玫瑰花前,对着花丛焚香点烛,搀我一起向花丛焚香点烛磕头。妈妈说,因为我常去偷摘玫瑰花,还常和小伙伴们在玫瑰花上撒尿,如果不向花神赔礼谢罪,玫瑰花要不肯开的。我看妈妈对玫瑰花这么敬畏这么虔诚,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去偷摘玫瑰花了,再也不和小伙伴们朝玫瑰花上撒尿了。我问妈妈,百花怎么会在同一天生日?妈妈说,这是历朝历代传下来的。我长大后,读了书,长了知识,才知道,这是出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传“百花生日”源于唐代的女皇武则天,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说是武则天称帝后龙心大悦,冒着严寒去游皇苑赏花,见园中百花凋零,无花迎她朝拜。感到失了皇威,决定第二天,即农历的2月12日再游皇苑赏花。并以《催花诗》传旨花神:“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第二天,武则天再游上苑时,见满苑花开得万紫千红,向她点头朝拜,她十分开心,便赐予百花这天为生日,亦称“花朝节”,久而久之,过百花生日即成民俗,特别是江浙一带的乡村更盛。至明清时代,江浙一带的很多地方还造起了“花神庙”予以祭拜。清代诗人蔡云因此写下《花朝节》诗:“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锈,尚劳点缀贺花神。”妈为花木披红挂彩,助其早发旺高。此谓给花木“赏红”,妈还要焋糕来供祭花仙花神,此谓给花木“撑腰”,其糕称“撑腰糕”,说是花木吃了“撑腰糕”花会开得更旺更鲜艳,花期更长;人吃了“撑腰糕”腰杆会变硬,人更有精神。那时我一到了“百花生日”就问妈讨“撑腰糕”吃。妈为了在“百花生日”这天确保花木和家人能吃上“撑腰糕”,她隔天就把浸泡好的糯米捞在萝里凉着,待糯米似干非干时就拿到磨子上去磨成粉,为第二天做“撑腰糕”做好充分准备。“百花生日”这天,妈就天蒙蒙亮起来,先去给花木“赏红”后,就开始蒸制撑腰糕。蒸制好撑腰糕的关键就是在用糖水和糕粉时,一定要控制好糕粉的干湿度,即手感似干非干,似湿非湿,捏之成团,松之能散。这样的糕粉上灶蒸时易熟不夹生,蒸出来的糕松软可口。糕蒸出来后,妈还要在糕面上嵌一些红丝绿丝即蜜饯,把糕打扮得鲜艳夺目,似花绽放!我就要紧向妈讨来吃。可妈说先要拜好家堂灶君、门神土地、花仙花神后再可吃。于是我只好咽下口水熬等着祭拜的结束。一结束我总是第一个分吃到撑腰糕。我边吃,还要边多拿几块藏着待后来吃。
百花生日时节,雨水充沛、雾露相济、风和日暖、万物苏生勃发,正是种花植树绿化大地、美化环境的最佳时机。我们欢过百花生日,就更要关爱花木,把过百花生日作为爱花护绿、美化环境、改善生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依为命的契机。继承和发扬有益的传统,革除有害的陋习,这样过百花生日不是更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