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静艳记者康晓芳
高行镇浦东说书表演唱的渊源和发展
高行镇是浦东说书表演唱的发源地之一,是上海地区唯一以浦东地名命名的民间曲艺。高行镇浦东说书表演唱队成立于1987年,已有三十年的创作与表演历史。表演唱队的骨干演员从当初的6人发展到现在30多人,配备的乐器从二胡、扬琴、数板,逐步增加到笛子、唢呐、笙,还用上了大提琴等西洋乐器,最新已发展到电声乐器。作品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取材于本镇群众身边的人和事,演绎了一批批群众熟悉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宣传了典型,弘扬了正气,使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受到启迪和教育,为本地区的三个文明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近年来,高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把发扬创新浦东说书表演唱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在原来高行镇说书表演唱团队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高行镇浦东说书表演唱队。新组建的浦东说书表演唱队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构建和谐社区为着眼点,坚持优化管理、突出特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顺应时代变化和政策法规等的宣传需要,编排了《浦东大娘子系列》曲目10多个,如《禁赌娘子军》、《动迁娘子军》等。为迎接香港、澳门的分别回归,创作了《盼梦圆》等作品。三十年的创作培育中,表演唱队审时度势,先后创作编排了《时代呼唤荣辱观》、《携手共建新市镇》、《地球本是一个家》、《我的奥运我参与》、《读书小组斜斜好》、《高行发展斜斜好》等等一大批的优秀原创节目。
为闯出特色,打出品牌,高行镇吸收和发展了20多名具有一定功底的创作人员和表演人员,用3—5年时间将浦东说书表演唱普及到基层群众中;利用寒暑期,在青少年中开展浦东话和表演唱入门培训。小朋友觉得浦东说书表演唱既好听、又好看,逐渐喜欢上了这一地方味特浓的文化;还利用社区沪剧沙龙,在中老年中开展创作和表演培训,均起到一定效果,使浦东说书艺术得以继承弘扬。
浦东说书表演唱队还聘请专业和业余创作人员一起深入社区、居民中间,创作符合时代、取材于生活、取材于居民身边的人和事、取材于浦东开发开放和高行新市镇建设中的动人事迹,精心创编唱腔、念白、形台表等,创作了一大批群众熟悉的讴歌优秀人物、宣传典型事迹、弘扬先进集体的说书表演唱作品,如《爱心妈妈呱呱叫》《爱心妈妈美名扬》、《文明家风传家宝》、《风险评估利万家》、《我是安全监察员》、《夸夸咱们的自贸区》、《自贸区盛开创业花》等。
全方位保障浦东说书表演唱久演不衰
据了解,高行镇党委政府每年通过财政拨款,保证一定资金用于特色文化的创作表演和团队培育,多元的展示平台和活动运行机制,确保了浦东说书表演唱久演不衰。为了培育这支特色品牌团队,高行镇有关方面还特邀了市、区有关部门的领导及指导老师,会同镇文明办、镇文化服务中心,积极筹划高行镇浦东说书表演唱中期发展规划,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从作词、作曲、服装到舞美设计不断地创新形式,不断提升浦东说书表演唱的品位。
再说说表演唱队。表演唱队的队员们定期进行身段的基本功训练,长年累月,风雨无阻。她们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利用业余时间,克服种种困难参加排练。当接到新任务排练新节目时,大家主动提出要加班加点,为一个动作、为一句唱腔甚至一句浦东老闲话的念白要反复地练,反复地做,没有怨言,只有一个信念,把最好的形象奉献给观众。三十年来,高行镇浦东说书表演队秉持传扬真善美,弘扬正能量,并在艺术上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精益求精,无论是在题材创作上,还是在艺术创新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高行镇浦东说书表演队在2005—2008年被浦东新区文广局挂牌为“文化示范点”; 2007—2008年浦东说书表演唱队被浦东新区妇女联合会授予“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为了使这朵民间文化奇葩在高行这块热土上永远盛开,镇党委、镇政府大力支持、关心、挖掘这一民间群众文化艺术,以高行镇浦东说书表演唱为主线,积极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0年高行镇被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授予“上海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每年表演团队都会受邀参加区级、市级文化主题展演和汇演并获奖无数;2017年被浦东新区授予区级百强优秀文化团队。
三十年来,高行镇浦东说书表演唱队伍一茬接一茬,在培养骨干队伍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壮大,团队从一支中青年队伍发展到现在,已形成了不同年龄、不同层面的表演团队。我们祈愿:让富有特色的浦东说书表演唱这朵奇葩,在高行沃土、在浦东大地越开越鲜艳,越开越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