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品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界最早稻田遗迹地”泗洪大米获地理标志产品金奖
  据江苏省泗洪县农业招商推介会暨稻米文化节新闻发布会消息,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泗洪大米”从全国300个地理标志产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地理标志产品金奖,这是江苏省唯一获此奖项的产品,这也是迄今为止“泗洪大米”获得的最高奖项。

  “泗洪大米产自洪泽湖西岸,外观整齐,色泽透明,蒸煮有清香味,米饭软硬适中有光泽,咀嚼香甜,口感柔韧,米粥黏稠,入口爽滑,泗洪大米堪称米中精品。”对于泗洪大米的品质鉴定,专家如此评价。

  泗洪大米获此殊荣并不让人意外,该县无论是从水稻种植生态环境,还是稻米文化的历史沉淀来说,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该县地处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西岸、淮河中游,属东亚秀风区,境内河流纵横,水资源十分丰富,独特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水稻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在清末,泗洪的“上塘贡米”就名扬天下。

  为了创建泗洪大米品牌,该县围绕扩大优质稻米的生产规模,提高优质稻米的产量,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为稳定提高全县稻米品质,打造泗洪大米品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泗洪县从建设生态泗洪的高度着眼,组织引导农民从源头上种植生态水稻。杜绝稻田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从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角度出发,引导广大农民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减少化肥用量,提高稻米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鼓励农民搞稻田养殖,通过稻田养虾、稻田养蟹、稻田养鸭等,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稻田生态环境。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种植过程中的层层把关,成就了泗洪大米的品牌。

  除却大米本身的质量过硬外,泗洪的稻米文化亦源远流长。

  2016年5月,在该县梅花镇的顺山集遗址内发掘出的碳化稻遗存,经过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碳-14检测,距今约8300年,从中提取出的植硅体具有明显的驯化特征,专家认定,这里的水稻田遗迹不仅为中国最早,而且是全世界最早的人工稻作遗迹。

  据悉,前不久泗洪县被国家环保部授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全国13个县市入选,江苏仅此一家。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泗洪县水稻种植面积80万亩,总产近50万吨。累计建成了60万亩水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10万亩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县无公害农产品107个,绿色农产品22个,有机农产品9个。泗洪已成为不折不扣的“鱼米之乡”。

  刘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4版:观点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农事
   第A07版:关注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信息
   第B03版:热点
   第B04版:改革
   第B05版:市场
   第B06版:生态
   第B07版:品牌
   第B08版:国际
从卖普通粮到卖品牌粮
陕西“延安苹果”获地标注册
“柚乡”平和供给侧改革琯溪蜜柚驰名市场
“世界最早稻田遗迹地”泗洪大米获地理标志产品金奖
东方城乡报品牌B07“世界最早稻田遗迹地”泗洪大米获地理标志产品金奖 2017-10-31 2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