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观点·典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让乡村“水缸”成“染缸”
  □袁兴甲

  近日,笔者下村调研时看到路边的河道垂柳吻水,莲藕飘香。村民们蹲在岸边清洗衣物,天然的乡村“大水缸”,成了日常冲洗的清洗站。同时,也有的沟塘被垃圾填满后,蚊蝇逐臭;还有的依桥傍水建起了酒店宾馆……这些乡村天然排水的“毛细血管”、蓄洪的“大水缸”,一旦遭遇洪涝、干旱,将成为排放、灌溉的“肠梗阻”。

  如何治理乡村“死沟”河道,杜绝垃圾乱倒、污水乱排、废船乱泊、违法乱填、违章乱建这“五大乱象”呢?笔者建议“五措并举”:政府、民政、水利、环保等机关部门应建立健全联动机制,不仅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更要对村庄河道采取“长流水、不断线”的保洁管理。各乡村基层党组织应以疏浚生产河道为抓手,利用秋天河道枯水期,组织疏通河沟,为农民增产增收打通“最后一公里”。基层党组织应主动牵头,联手河道保洁、航道交通、防洪管理、水上执法等综合部门,对水上乱排、乱填、乱建等乱象,列出问题清单后进行逐片逐村依法整改。各村可组建“生态水缸”保洁员队伍,由退休干部、退休教师、老党员担任水上环保志愿者,按时打捞保洁区域内的水上垃圾,确保河道干旱时灌得畅。各村可安排专人定期督促检查、评比水上卫生状况,按时向上级汇报其水位、水势、水文、水流的畅通情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头条
   第A04版:观点·典型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农事
   第A07版:关注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信息
   第B03版:热点
   第B04版:改革
   第B05版:市场
   第B06版:生活
   第B07版:种业
   第B08版:国际
在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的平台上找准方向
宅基地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
发展规模生态农业是供给侧改革重要抓手
莫让乡村“水缸”成“染缸”
东方城乡报观点·典型A04莫让乡村“水缸”成“染缸” 2016-10-11 2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