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观点·典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展规模生态农业是供给侧改革重要抓手
  □闻新国

  发展规模生态农业,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对传统规模经营短板的有效补充。生态农业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异质化农产品,实现溢价收入,突破双重挤压,需求的针对性更强,供给的有效性更高。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农业规模经营通过绿色品质革命,走生态农业之路,提质增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发展生态农业还具备相应的政策环境动力和消费需求动力。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下,不以GDP论英雄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全社会对绿色发展更加重视,对“舌尖上的安全”更加关注。伴随居民收入增长,食品质量安全的意识的加强,对优质农产品的购买力提高,使潜在需求转变为有效需求。

  需求拉动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供给创造需求也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需求拉动传导到供给推进,才能激发生态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按照市场供给规律,在供给推进方面,需主动实施品牌和营销战略。生态农业的价值在于生态品牌,生态农业发展要特别注重生态认证、品牌创造、市场营销三位一体。政府做好政策和制度供给,减少生态农业发展的交易成本。

  生态农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农业发展需以多元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为基础,需要资本注入,更需要集中的产品营销,资本下乡与生态经营方式的有效结合才能实现生态农业的长足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借用社会资本的力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也需要政府在土地改革等方面大刀阔斧,以完备的土地确权促进土地顺畅流转,实现从碎片化向规模化、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变。同时统筹规划城市发展区域、农业发展区域和生态红线区域,对环境污染行为实行零容忍,铁腕严律治理污染。

  从深层结构改革看,生态农业存在多维链式关系。首先是生态农业递进结构化目标体系:一是从生态农业到生态文明的梯级递进目标;二是从无公害农业到有机农业的梯级递进目标;三是从种植业到种养加一体的梯级递进目标;四是从单一生态标准向相对自然的循环生态农业的梯级递进目标。其次,生态农业不是概念炒作,要实现从生产到营销、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无缝监管,建立政府职能部门监管、认证企业负责、生产主体参与、媒体群众监督的长效管理机制,需要实实在在的结构改革才能完成。第三,生态农业具备高端性特征,这既是由生态农业高端标准决定,更是由有机产品高端需求的市场份额决定的。

  总体来看,生态农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同时面临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共性问题。要发挥好生态农业的引领作用和后发优势,一些突出问题需要重点解决。一是要解决生态农业经营主体的再造问题,做好以明晰土地权利为目标的确权工作,让承包户和流入方同时吃下定心丸。二是要形成生态农业多元主体互促共建机制,在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的同时,政府也要发挥相应作用,让多元主体协同发力,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激励机制和监管约束机制。三是开展土地质量普查,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和农业环境修复工程,将污染严重的区域划定为禁止农业生产区,守住农业安全生产的底线。四是从具体的供给层面看,要注重生态农业高端性特点,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发展生态农业,不能一哄而起,同时要提供从无公害到有机生态产品不同系列级次的供给。

  (作者单位:湖北省鄂州市委党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头条
   第A04版:观点·典型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农事
   第A07版:关注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信息
   第B03版:热点
   第B04版:改革
   第B05版:市场
   第B06版:生活
   第B07版:种业
   第B08版:国际
在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的平台上找准方向
宅基地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
发展规模生态农业是供给侧改革重要抓手
莫让乡村“水缸”成“染缸”
东方城乡报观点·典型A04发展规模生态农业是供给侧改革重要抓手 2016-10-11 2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