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施勰赟 摄/记者 杨清悦
从第一次去青海挑选农产品,因为年轻,长相柔美而不被当地企业看好;到今天,她拥有了能放160吨牛羊肉和10吨酸奶的冷藏库,在上海开的第三家门店——上海新农纪青海农产品展示体验营销中心,获得了青海省农牧厅唯一授权并隆重授牌,受邀参加上海新春农产品大联展等。个中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最为清楚。“每次引入新产品,都要付出代价。”但正是她始终不变的,对品质的坚持,让她逐渐收获了市场的认可。
一篇报道打遍整条街商户的电话
前不久,青海农牧厅专程来到上海为许萍在川沙新镇新德路上新开的展示体验馆授牌,有不少媒体都刊登了这样的消息。因为没有写明具体的地址,不少读者看到报道后,根据大概位置拨打了附近多家商户电话询问地址。这让许萍感到尴尬,“刚开店就打扰到了周围邻居,挺不好意思的。”倒是对面的川沙中学的学生得到了实惠,每天放学过个马路就能吃到香喷喷的烤肉串,喝到新鲜直运的青海酸奶,品质也足以让父母放心。因为运输成本较高,酸奶一周只引进500公斤左右,差不多四天就能卖完。有些学生担心买不到,还会提前向店里预订。
虽然已拥有三个直销中心,但这是许萍第一家可以让顾客获得体验的展示中心。筹备期间,还获得了青海农牧厅的大力支持,在产品选择与布局上给了她很多帮助与建议。展示中心共有三层,一楼售卖青海优质牛羊肉,虹鳟、白鲑等冷水鱼及青稞、沙棘、蜂蜜、酸奶、酒这类较为畅销的农副产品,二楼展示着冬虫夏草、藏红花、黑枸杞等滋补类特产,三楼则是这家新店最特别之处——体验馆,从未尝过青海农产品或是不懂得如何烹饪的顾客,可以花费接近产品成本的价格品尝到最原汁原味的青海菜。对于买回家不知道如何烹饪的顾客,店里也提供解释详尽的菜单,甚至在一些体验活动中,店里的厨师会手把手教会顾客如何烹饪,传授烹饪的窍槛。
开放体验才能留住老客吸引新客
开一个体验馆是许萍一直以来的想法。还记得2009年,她毅然辞去了让很多人羡慕的外企工作,来到青海考察农产品。在有着丰富家禽经营经验的母亲的陪同下,许萍在考察完多家企业后当机立断地运回了近30吨的牛羊肉。这一举止让当地的企业家不禁咋舌,“就凭这母女俩可以吗?能做得好吗?”
回到上海,许萍就迫不及待地将这批品质上乘的青海牦牛肉、藏羊肉在上农批上架销售。这也是青海牛羊肉第一次进入上海市场,前来问津的顾客还真不少,第一周的销量非常好。渐渐地,许萍发现,虽然不少顾客愿意尝鲜,但几乎没有回头客。“终于有一天,有个顾客好心跑来和我说,‘你们的牛羊肉品质看起来很好,就是买回家炖不烂,小孩老人都咬不动’。”
照理说,牦牛肉产量低,肉质紧实,脂肪含量低,品质优于市场上较常见的黄牛肉,供应上海各饭店也好评不断,怎么上了市民的餐桌就不受待见了呢?许萍很是不解。为了搞清其中的原委,她特地跑了一次青海,向当地的厨师取经烹饪的方法。回到上海后,还拜访了廊亦舫等酒家与厨师探讨牦牛肉的烹饪技巧。之后来买牛羊肉的顾客,许萍都会附送一张“烹饪秘籍”。如今,牛羊肉已成了许萍店里的招牌产品,有的顾客定期会开车上门大采购,还时不时会有拖着拉杆箱前来“扫货”的顾客。“有了体验馆可以更好地服务老顾客,方便他们品尝新产品,也可以吸引新的顾客来更全面地了解青海农产品。有的顾客吃了觉得味道好,还会介绍朋友一起来。一到周末订餐的顾客特别多。”
坚守诚信 保证品质才是经商之道
在许萍看来,生意想要做得久,最重要的诚信,要保证产品质量,要对得起顾客的信任。每年都要在上海、青海两地往返十余次,只为了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青海,了解自己销售的产品。尽管每次推出新产品,都会付出一点代价,但许萍却从未退缩。不断更新换代,好中选优,才能将最好的农副产品带到市民面前。
为了能让新产品尽快被市场认可,许萍总是将商人最看重的利益放在最后。为了让上海市民吃上放心、优质的乳制品,酸奶、牛奶放弃两天两夜的陆运而选择全程经空运加冷链运输,一天到达。其中增加的成本只能自己消化。“薄利多销嘛,老话都是这样讲的。”乐观开朗的她笑起来特别好看。也正是她这样的性格,让她能够始终不忘初心。
青海的黄蘑菇、人参果是植物中的珍品,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在青海尝过味道后,许萍一心想着把这些优质的产品带回上海,与市民分享。未曾想,上海与青海的气候不同,虽然这些产品在青海经过晒干处理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但到了上海高湿度的环境里,没多久就有部分产品受潮后发霉、长虫了。有店员替许萍可惜,建议她就当不知道,掺杂在一起卖了算了。许萍坚持将变质的产品全部销毁,一下就损失了三万多。心疼归心疼,之后再引进这样的贵价品,她会再多一份考虑。
对一个产品了解
就要了解每一个生产环节
经历了那样的教训后,她变得更谨慎了,“你要对一个产品了解,就要了解每一个生产环节。”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四大净区之一,农畜产品世界闻名。青海玉树的冬虫夏草受到青藏高原雪水滋养,可以称得上虫草中的上品。
许萍很看好冬虫夏草的前景,每年的五月至七月,她都会专程跑去青海收购最优质的虫草,并借助专用虫草检测仪进行检测。今年起,为了能够以最实惠的价格收购到最好的虫草让利给消费者,许萍积累多年考察经验,果断包下了一座山头,雇用当地农民采挖虫草。
山路崎岖,从西宁一路开车只能开到半山,之后需要换乘摩托车才能到达采挖冬虫夏草的地方。“坐在摩托车上,又冷又颠,还得带着一大包衣服一路加。”
当地开采虫草的工人大多会搭一个帐篷在山上住上一段时间。许萍却得每天在西宁住所与山头往返。有时,她还与工人一起挖虫草。
在枯黄的草地寻找颜色几乎相同的冬虫夏草十分考验眼力。不仅需找虫草难,想要掘出一颗完整虫草更需要熟能生巧。“就像在黑芝麻里挑小黑砂。”回到上海后,她还亲自将这些虫草根据干湿度、大小、形状分级,将干瘪、受损的去掉。
如今,有了自己的山头开采冬虫夏草,不仅品质有了保证,价钱与市面上同品质的相比也更为公道。由于产地直送,不同于药房仅出售干制冬虫夏草,许萍的体验馆内还能购买到未经晒干的冰鲜虫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