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初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7月0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十一载曲终人散
  情事

  口诉/黧洁

  整理/飞侠

  倾诉与聆听,城市人的情感故事。请勿对号入座。

  组合Ⅱ

  ♨我记忆中的初恋故事

  ➡➡当时我望着他的笑脸,一种感动在我心中流淌:这个看似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的男生,其实对我真的是在意得很!

  【过去时】

  ●2008年,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一喜一悲:第一件是在北京召开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另一件是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强震。这一年在我家也发生了两件大事,同样也是一喜一悲:第一件是我和老公弘辉终于在1月底移民澳大利亚,第二件是弘辉成了前夫,我俩在10月份办理了离婚手续,从此成了陌路人。我和弘辉从相识到离婚用了整整21年!是“七年之痒”的3倍,相识时彼此是20岁不到的花样年纪,而分道扬镳时却是40不惑的中年男女,但缘分已尽,唯有一声叹息,相对无言。

  我俩是大学同班同学,在1987年上的大学,我们所在的这所大学在西安,当初我填高考志愿时根本没报它,但由于没考上我钟爱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而我的分数已够本科分数线,所以被这家属于二本的西部大学录用了。

  我是上海人,本来想在上海念大学的,可没想到要到西安去读书,饮食、气候都很不习惯,所以当初我是抱着抵触情绪来到这所学校的。不过又不得不去,否则就考不上本科了。这所大学没太大名气,虽说是面对全国招生,但学生中陕西省内人居多,南方学生属于“异类”。而我,大概就属于这异类中的“战斗机”吧。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对所学的专业极不适应,天生不爱理工爱英语的我偏偏分到了“冶金机械”这个专业,我们班里面加我在内,女生凤毛麟角,只有5人,而男生整整有56个!高数和后面所学的专业课程诸如什么“炼钢学”、“炼铁学”、“冶金新技术”等,对我来说简直是听天书。不过英语课则相反,自己流利的听读能力以及扎实的书面语法,哪怕在整个学校里都是佼佼者,所以但凡与英语有关的比赛在班级和年级里我都是主力。

  其次是我日常的装扮和举止同那些本地的女同学相比,的确差异很大。那时毕竟是1987年,国家整体上还很贫困,尤其是西部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均衡,而我来自发达的上海,外表白皙修长的我,再穿上比较时髦靓丽的服饰,很容易就会成为男生们的焦点所在。其实在这种理工科为主的学校,“和尚”众多,女生本来就属于稀缺资源,尤其是我这种长相颇为出色的女生。那时每周接到几封男生求爱信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我抱着熟视无睹的态度,对任何求爱者都不假辞色,因为自己一直想着毕业后还要回到上海工作,不想太早陷入到情感方面的漩涡中。但就在这时,班上有一位低调的男同学渐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就是弘辉。弘辉是西安本地生,其实他长得很俊秀,1.87米的大高个,眉清目秀,有着一双让香港演员莫少聪都羡慕的大眼睛,脑子也很聪明,那些让我头疼的理工科课程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但他为人十分低调内向,平时就坐在最后一排静静地看书,从不多言。别看他平时不声不响的,但无论是学习还是体育方面都很出色,尤其是打篮球方面,他拥有出色的球技、速度和身高的优势。

  虽然他很低调,但篮球的才能很快就被班长挖掘出来,因为他俩是同一寝室的,还是一次周日下午同寝室男生打篮球时班长才发现弘辉篮球打得好。于是,班级篮球队由于弘辉的加盟,实力大增,先后赢得了系里的冠军、学校里的第二名,他也当之无愧地进入了校队,司职前锋。

  在当时的大学校园里,学生的娱乐生活很贫乏,不像现在这样百花齐放,什么电脑游戏啦、KTV啦、看电影啦,他作为一位校篮球队的风云人物,很容易受到女生的青睐,而素来低调的他,成名之后还是懒洋洋的,不修边幅,遇到不感兴趣的课时,照样趴桌子睡大觉,或者干脆逃课。系里有个来自兰州的系花,有很多男生追,但她偏对弘辉有了兴趣,朝他频频放电,但弘辉总是假装没看见,这样她主动出击了几回毫无结果,也就慢慢灰心了。

  我对弘辉慢慢有了好感,当然他篮球场的霸气和雄姿是我为之倾倒的主要因素之一,那个时代的女生又有谁没有英雄情结呢?

  一旦确定了自己要出击的方向,素来外向又有些特立独行的我,一次课间时大胆地走到他课桌旁,想让他在周五下午教我打篮球,谁知他抬头看了我一眼,懒洋洋说了句:没空!本以为可以打发我走,谁知我却慢条斯理地来了句:我可以教你交谊舞作为交换,我可是学校里有名的交谊舞高手哦。他一听来了精神,马上拍胸脯说:交换!

  我从来不打无准备之战,主动出击之前肯定要做到知己知彼,于是我事先找到了班长,了解弘辉有什么兴趣爱好。打听下来,我得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消息,他这个大男人竟然迷上了跳交谊舞!可是由于他生性内向,平时班级里周末晚上举办舞会时,他没勇气主动找女生作为舞伴,也不好意思参加,寝室室友又没人会跳舞,他想学跳舞却投师无门,而我从中学起就已经是交谊舞的高手了,因为我爸在单位里就是一位民间舞林高手,耳濡目染之下,我的舞技基础不错。得到这个消息的我这下心中有数了,这才发生了教室里的一幕。

  有了良好的开端,在我的主动接触下,我的“倒追”计划成功了,我俩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我是那种事事都很主动的上海女生,精明而又强势,而弘辉则与我恰恰相反,他很聪明,会的东西也不少,但性格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很内向,很被动,也很懒散。在我的刻意追求下,内向羞涩的他总是被动地应付着我的积极主动。既然我俩已经成恋人了,勇敢的我每当周五晚上总会到男生宿舍去找他,连他同寝室的室友都已经见惯不惊了。因为弘辉在寝室里年龄最小,比我也要小一岁,所以他们总是笑嘻嘻地管我叫“弟妹”,刚开始我还不习惯,但时间久了,我也习惯了。

  可每次在寝室里一找他,他总窝在自己床上看武侠书。当我拉他逛街吃饭或看电影时,他总是不顾打击我的积极性,说不愿意陪我去,令我十分沮丧,当时的弘辉不能算一个合格的男朋友。

  ●大学的时光过得分外的快,转眼到了大四,由于我俩恋情很热烈,大量时间在花前月下,兼之我对“冶金新技术”、“炼钢学”这两门专业课程实在是听不懂、学不好,到后来干脆逃课,所以果不其然,大三考试时就因为不及格被抓住了,大四毕业前再补考一回。那时代的大学规定很严格,如果再不及格的话,抓一门就要回读一年,抓两门就要被开除,也就是说我哪怕一门考不过的话,就要晚一年毕业。而弘辉也由于忙着和我谈恋爱,大三时也被抓着一科:流体力学。因为事情关系到能否按时毕业,所以我那时也知道刻苦读书了,当时可谓是废寝忘食,点灯熬油拼命复习,而弘辉也在一旁指点我,其实凭他的聪明,这些专业课肯定没问题的,他那门流体力学补考通过自然是不在话下。

  虽然我拼尽了全力,但无奈自己基础太差,“炼钢学”这门课还是被抓住了,这意味着我要晚一年毕业,也意味着我和弘辉不得不暂时分开了。而他的“流体力学”则轻轻松松过了85分。我俩补考成绩公布那天,他望着在一旁哭得稀里哗啦的我,沉思了很久,然后轻描淡写地对我说:等着,咱俩是不会分开的。然后就走开了。我当时没太在意,但随后发生的事使我感到十分意外又很感动。

  紧接着我听见辅导员老师走进教室说:弘辉发疯了!因为他刚才发了疯似地冲进了系主任张老师的办公室,然后说了一会儿话,就给了张主任一拳,现在已经被送到了学校保卫科!主动攻击校领导,他这次肯定要受处分了。正当同学们议论纷纷之际,纳闷的我急忙赶到保卫科,愤怒地质问:你干嘛?!不想活啦?

  他则嘿嘿一笑:还不是为了你嘛!张主任是我爸大学同学,关系非常好,我刚才想求求他能不能不让你晚一年毕业,他说不行,那我就说如果我打他可以晚一年毕业吗?他不可思议地看着我说:“可以是可以,不过你可想好喽,为了那个女孩你值得这么付出吗?千万别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他刚说完,我就说一句:“那就拜托您了!”说完,我就打了他一拳,怎么样?如果不出意外,咱俩又在一起了!当时我望着他的笑脸,一种感动在我心中流淌:这个看似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的男生,其实对我真的是在意得很!

  过了几天,弘辉的处理结果下来了,他果然和我又多读了一年,晚一年毕业,我俩终于又在一起了,即使做苦命鸳鸯又何妨?!在这一年时间里,我俩尽管时不时地要忍受那些昔日师弟师妹、而今却变成同窗的同学的白眼,但有了爱我的弘辉,一切似乎都变得不再重要了。

  ●1992年大学毕业后,习惯了为我付出的弘辉又为了我放弃了他父母在西安为他找的事业单位,毅然随我一起到了上海。由于当时的我分到了上海某炼钢厂,我不想去,于是我俩一起自谋职业,做起了“沪漂一族”。为此他和自己的父母大吵了一架,因为他是独生子,家境在当地很优越,他父母不想让他离开他们跑外地去。和父母吵完后弘辉就和我上了上海的火车,不辞而别了。

  对弘辉为自己的一而再、再而三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那段时间我对他百依百顺,尽显柔情。到上海后,条件很苦,我俩只不过是刚毕业的学生,没攒什么钱,我父母也不富裕,双双是国营厂工人,也是有心无力,另外我家房子很小,2室1厅,我还有一个妹妹在读高中,于是我俩在住我父母家4个月后就租了个房子搬了出去。

  随后我俩费尽周折地找起了工作,当时上海的人才市场远没有现在的完善正规。暂时找到工作后,刚开始我俩换了好几份工作,很不稳定,但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情况慢慢好了起来。我终于凭借流利的英语口语应聘到一家国际五百强搞人力资源(HR),弘辉凭着扎实的专业技术功底应聘到了一家国营企业,先从技术员干起,一年后升为车间主任,后来当上了副厂长。随着我俩薪水的节节攀升,经济的改善,于是在1998年步入了婚姻殿堂,并于同年在双方父母的帮助下,在上海虹口区买了一套2室1厅的新房。

  就这样平稳度过了七八年,到了2006年,本来我俩的婚姻生活各方面都进入到了幸福稳定的轨道,我们的女儿甜甜已经有六七岁了。但生性不安分的我,当时受到周围同事和亲戚的影响,想以技术移民的身份移民到澳大利亚去,为此,一到周末就到沪上四五星级酒店参加由澳大利亚移民中介公司组织的移民讲座去听课咨询。一向求稳的弘辉听了我的移民计划后,却很不同意,我俩爆发了自结婚以来最激烈的争吵。弘辉认为我们就留在上海生活不是挺好嘛,如果想申请去澳大利亚移民,且不说能不能移民成功,劳民伤财不说,而且他的英语水平本来基础就不好,彼此岁数又不年轻了。但当时一心想出国移民的我,听不进他苦口婆心的劝告,虽然那阵因为这件事我俩吵架不断,但多年来弘辉为我付出的习惯,使他不得不屈从了我的决定,任由我自己独自去忙移民的事宜。

  从2006年6月开始,一直到2007年底,忙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一波三折,我们家的移民澳大利亚的愿望终于成真,那一阵我俩简直是忙得鸡飞狗跳,一家三口终于在2008年1月底正式踏上了去澳大利亚悉尼的飞机。

  ●初到悉尼,不用说牢骚满腹的他们父女俩,就是我也后悔当初的决定。不过脚已经踏出来了,就要硬着头皮勇敢走下去。刚开始我俩找工作极其不顺,后来我依仗自己的英语水平,在附近超市找了份收银的工作。而弘辉找工作更难,后来拿出我俩的大部分积蓄开了一家乐器商店,哪知支撑不到5个月商店就倒闭了。

  那段时间是我俩人生最灰暗的日子,创业失败,积蓄花光,一家三口不得不靠政府救济金生活。本来在国内很风光的弘辉由于苦闷自卑,天天酗酒度日,而我要一个人养活全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所以心情也很恶劣,而弘辉一天到晚嚷着要回国,可是我俩现在能回去吗?我执意要留在悉尼,那段时间天天吵,终于彼此倦了,累了,10月的一天大吵特吵后我俩协议离了婚,女儿甜甜归我,相恋了21年后走到了尽头,曲终人散,令人唏嘘。

  【现在时】

  如今时间又过去了8年,黧洁带着女儿在悉尼过得很稳定,她在一家电脑公司担任采购经理,而弘辉在8年前离婚后就回到了国内西安,和他父母一起生活。现在又组建了家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周
   第A03版:人物
   第A04版:倾诉
   第A05版:初恋
   第A06版:艺林
   第A07版:民生
   第A08版:健康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关注
   第B03版:视点
   第B04版:图说
   第B05版:旅游
   第B06版:浦东
   第B07版:科普
   第B08版:绿野副刊
二十一载曲终人散
东方城乡报初恋A05二十一载曲终人散 2016-07-08 2 2016年07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