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7月0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陶莉娅:为白血病患儿
送出一份最宝贵的礼物
  文/记者施勰赟摄/记者杨清悦

  1999年6月5日,上海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俱乐部成立;17年间,持续为白血病、淋巴瘤等重症患者输送着希望:中华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上海分库从仅7000多人份血样数据,发展到超过10万人份的规模、内地最大的分库之一,截至今年5月,已成功捐献了356例。

  陶莉娅,宝山区慧华幼儿园的一名幼儿教师,是俱乐部中的一员,也是本市第331名骨髓捐献者。2015年6月1日,陶莉娅完成了骨髓捐献,为一名六岁的白血病患儿送去了生的希望,也是她送给患儿最宝贵的六一节礼物。

  “比中500万还难得的幸运”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哎,茫茫人海中能够成为唯一的配对成功者,岂不是比中500万还难得。”陶莉娅将骨髓配对成功比作“比中500万还难得的幸运”,仿佛自己是受益者而非赠与者,提起这段经历时,满心的欢喜已溢于言表。

  捐献骨髓,对于常人而言需要多少的勇气与决心,在她说来却是那样的轻而易举、理所当然,让我忍不住反反复复讯问,“真的不怕吗?没有犹豫过吗?抽的时候会很疼吗?对身体有造成不好的影响吗?”她只是笑笑说,“一点点疼啦,抽血一样的感觉。对身体没什么影响,出院那天我还自己扛着大包小包下楼呢……”她笑起来是那样的真诚和好看,让我也顿生了骨髓入库的勇气。

  “还记得第一次接到‘初次配对成功’的电话是在2014年5月,我还申请说能不能安排在7、8月住院捐献,正好学校放假。”从2010年骨髓入库起,她就一直期盼着有一天能接到配对成功的通知。等了五年,这个电话终于响起时,陶莉娅不及细问骨髓捐献的具体流程就迫不及待地说出了“我愿意”。她没有告诉家人,也没有通知单位,一个人偷偷地跑去做了配型,成为了候选人中唯一的配对成功者。只是让陶莉娅失望的是,在做完一系列检查与准备后,通知她住院捐献的电话却迟迟没有打来。“当时有点担心,是不是小朋友的身体状况不好了?心里总是悬着……”

  直到2015年3月,陶莉娅又一次接到了红十字骨髓库的电话,询问她是否依然愿意将骨髓捐献给那名患儿?“当然愿意。”陶莉娅第一时间把这个决定告诉了自己的丈夫。丈夫虽然尊重她的决定,内心难免有几分心疼与不舍得,独自上网查了一夜的相关资料,还悄悄买了不少补品给她增加营养。让她意外的是,她的父母在得知此事后,竟也没有反对,她的妈妈更是向她竖起了大拇指,“女儿,我为你骄傲。”原来,她的母亲在年轻时,也曾悄悄参加过几次公益献血。

  “妈妈,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

  为了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捐献出最优质的造血干细胞,有些微胖的陶莉娅不仅增加了体育锻炼,一日三餐也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平时饮食无肉不欢的她,愣是控制自己一天只吃一顿肉,而且只能是瘦肉。

  5月28日,陶莉娅住进了华山医院,并开始每天打动员剂,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为捐献做准备。

  这个过程虽然对人体并无伤害,但却会让人体有疲惫、骨骼酸痛等不适感。“有点像发烧,腰椎有时像触电一样的感觉,好像细胞都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从骨头里钻了出来。”但这点不适并没有让她退缩,每一天她都期待着能够达标,尽快完成捐献,给素未谋面的小朋友送去希望。喜爱手工制作的她还特意为小患者制作了手工串珠,祝愿他早日康复。

  终于在打完第四天的动员剂后,她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含量达到了捐献标准。

  6月1日早晨,陶莉娅早早起床,等待捐献,为了不使捐献过程中上厕所影响进程,她忍着渴,一口水都没有喝。由于她血管较细,整个捐献过程从早晨9点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其间只能补充一些微量元素。“有人说抽造血干细胞的针像筷子一样粗,其实也还好啦,只是比献血的针稍微粗一点点,并没有传说的那么恐怖。”其他捐献者会在完成捐献后好好地睡上一觉,陶莉娅期待着自己的骨髓能快快移植到小患者的身体中发挥作用,兴奋得怎么也睡不着。

  本以为自己没有在六一儿童节陪伴女儿,会让女儿有些失落,陶莉娅还在想着之后要如何弥补。谁知女儿见到她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妈妈,我也想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我也要帮助别人。”得知自己年龄不符合要求后,她又不服气地说道,“那等我长大了就参加,我要像你一样。”

  带着女儿做公益,将爱心传递下去

  陶莉娅从小就志愿当一名幼儿园教师,初中毕业后,她就迫不及待地考了幼师专业。“还记得面试那天也是六一儿童节,我和六一很有缘。”陶莉娅说,那一年别的同学都在忙着中考,她却因为参加面试,偷闲过了儿童节。工作以后,每天都和小朋友在一起,给她们上课,陪伴她们成长,又仿佛有过不完的儿童节。

  爱笑、爱孩子的她在学校里很受小朋友喜欢也收获了家长的认可,曾经还有家长故作吃醋地告诉陶莉娅,“怎么办?我女儿说想要你做她的妈妈。”

  不爱张扬的她从未将捐献骨髓的事情告诉学生家长。但在一次红十字会的宣传讲座上,一名学生家长在名单上发现了她的名字,随即拍了照发在了家长群里。这一消息瞬间在家长群里像“炸开了锅”,家长们纷纷发了消息,为她点赞。

  经过那次骨髓捐献,陶莉娅还结识了不少其他的捐献者,并开始加入他们,一同参加公益活动。每个月,上海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俱乐部都会将公益项目排出时间表,通过培训与一帮一带教合格后的志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报名参加。

  除了偶尔在周六下午参加“造血干细胞入库”动员宣讲,更多的时间,陶莉娅会发挥专长,选择去同济医院陪伴白血病患儿做游戏、玩耍。有些时候,她还会带上12岁的女儿一同参与服务,让她也能够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女儿比我还积极,每个周五都会问我,明天会不会去医院看小朋友?她特别期待17岁的到来,这样她就够格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队伍中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周
   第A03版:人物
   第A04版:倾诉
   第A05版:初恋
   第A06版:艺林
   第A07版:民生
   第A08版:健康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关注
   第B03版:视点
   第B04版:图说
   第B05版:旅游
   第B06版:浦东
   第B07版:科普
   第B08版:绿野副刊
陶莉娅:为白血病患儿 送出一份最宝贵的礼物
李敏镐:卷土重来背后 未雨绸缪的考量显而易见
热门词
东方城乡报人物A03陶莉娅:为白血病患儿
送出一份最宝贵的礼物
2016-07-08 2 2016年07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