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一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7月0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交强迫让座”风波何时休?
  【事件回放】据媒体报道,近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中绿广场开往合肥南站的11路公交车上,一名老人要求一位独自坐在座位上的小朋友让座。当看到小朋友没有让座之意就开始恶语相向,引发车厢乘客不满。该报道随后被发布到网上,再次引发公众关于“公交车上该不该让座”的讨论。

  【微博热帖】

  @刘颖:我们的法律并没有规定必须要给老年人让座,通常人们给老年人让座只是基于道德和习惯。座位上的人让或不让,都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但其实这点很难做到。作为一个社会人,很难不被社会上的种种道德所约束。

  @张维:人过老年,凡事都与世无争。特别是,在公交车上让与不让座,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就不值得大动干戈,引发祸端。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人若想让别人尊重你,你就得先尊重别人。

  【编者观点】

  如今,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上,因让座而引发的矛盾纠葛早已屡见不鲜,不是爆粗口,就是上演“全武行”,给城市文明形象和社会秩序等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公交车上老弱病残座椅,从社会道义上讲,也确实应该留给老弱病残者。作为身体健康、且又年轻的人,看到老弱病残者上车也应主动让座。这既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自律,又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具体体现。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公交等场所自觉主动给老弱病残幼让座,是社会倡导的文明风尚。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社会如何变迁,我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都不会改变的。

  公民有不让座的权利,他人也没有强制、胁迫让座的权利,这同样应该成为社会的基本共识。强迫让座不是文明社会应有现象。

  一段时期以来,由让座引发的矛盾、冲突和争议时有发生,破口大骂、大打出手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确实存在当事人姿态不够高的问题,也有的则纯属误会所致,粗暴“求让座”的老人也几乎无一例外受到批评甚至谴责,但类似的尴尬情形却依旧在现实中不时上演。

  老年群体尤其是身体虚弱、行动不便的老人,让座诉求无疑应该得到正视、尊重和积极回应。但个别老年人显然也有必要对自己强迫他人让座的行为作出反思,包容不让座者也是一个和谐社会中应有的文明素养。

  此前有媒体报道,一些地方老年人集体倡议,或错开交通高峰期上街,或给年轻人让座,显露出对年轻群体的理解、关爱之心,在社会上激起强烈反响。虽说我们同样不能强求其成为一种常态,而应充分尊重公众出行自由的权利,但由此释放的正能量无疑启示我们,各方相向而行,文明才能温暖你我。

  总而言之,要想平息“公交让座”风波,还得提升个人文明修养,遇事多些换位思考,用宽人之心涵养自己精神高地。要想人爱己,必要先爱人。我想,只有人人内心有小和谐,社会才有大和谐,“公交让座”风波才能终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周
   第A03版:人物
   第A04版:倾诉
   第A05版:初恋
   第A06版:艺林
   第A07版:民生
   第A08版:健康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关注
   第B03版:视点
   第B04版:图说
   第B05版:旅游
   第B06版:浦东
   第B07版:科普
   第B08版:绿野副刊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再立新功
利用超声波预警车辆违停
沪30岁江宁路免税店易址重开
沪超一成抽检复合地板不合格
抓拍
热议
每斤售价在4元以下的“8424” 西瓜基本是“李鬼”
徐家汇公园将建2公里绿道
“公交强迫让座”风波何时休?
“尼伯特”9号左右将影响本市
东方城乡报一周A02“公交强迫让座”风波何时休? 2016-07-08 2 2016年07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