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三农热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6月30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梅天养生:多吃“温”多祛“湿”
  江南梅雨季,时而闷热难忍、时而阴雨连绵,让人烦厌。很多人这时候会出现食欲减退、困倦乏力、四肢沉重等症状。黄梅天该如何做好身体保健?在这种不太舒服的季节里,我们更要注意饮食的调节,以增强抵抗力,降低发病可能性。

  饮食宜健脾化湿

  进入梅雨季节,由于天气潮湿,胃部很容易出现不适,会出现胃痛、胃胀、嗳气、没有食欲、困倦无力等。中医认为,由于梅雨天湿邪较重,容易导致脾虚加重,一旦运化不良,就会引起胃动力不足,如果在这种天气下熬夜,会因身体疲劳而影响脾脏的运化,导致内湿加重。内湿外湿联合作用,就会引起胃病的发作。

  因此,中医专家建议,梅雨天可以多吃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山药、赤豆、扁豆、薏米。本身肠胃功能不良的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多吃些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最好避免食用隔夜食物。平时大家还可以用赤豆、绿豆、黑豆或薏米三种食物一起煮“三豆汤”,具有很好的健脾去湿功效。

  少食冷饮养护脾胃

  梅雨季节,不少人会出现大便不成形、厌食、困乏等症状。如果是本身脾虚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会加重,如厌食、气虚、四肢沉重。这是因为人体内湿热较重影响了脾脏运化功能,造成消化吸收障碍。

  因此,在梅雨季节要少吃冰镇西瓜、香瓜这些“驻湿”的瓜果。冰啤酒也易“驻湿”,在梅雨天要少喝。平时要多喝水,喝水时最好每次喝200毫升左右,水以温开水最好。还可适当服用藿香正气水,以抵御湿热的侵袭。另外,家长要注意儿童的饮食调理,儿童自制力较差,过多饮用冷饮会加重脾胃阳虚,一旦阳气受损,脾胃功能失调,就会引起脾湿。

  谨防食物变质

  另外,黄梅季节里食物特别容易变质。为了避免“病从口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菜要烧熟烧透,尽量每餐做的食物一餐吃尽,实在吃不了的也要及时冷藏,以免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食物变质。冷藏的食物重新烹调的时候,也一定要烧熟烧透。另外,少吃凉菜,尤其要少吃荤腥的凉菜,因为这些荤腥凉菜就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    

  孙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言论观点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沪郊经济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社会民生
   第A07版:科教文卫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三农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禁毒专版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夏至后气温升高 种菜须加强田间管理
番茄发育后期为什么发生裂果?
夏季吃西瓜要注意哪些问题?
日常生活中如何挑选海鲜?
黄梅天养生:多吃“温”多祛“湿”
东方城乡报三农热线B02黄梅天养生:多吃“温”多祛“湿” 2016-06-30 2 2016年06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