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宜健脾化湿
进入梅雨季节,由于天气潮湿,胃部很容易出现不适,会出现胃痛、胃胀、嗳气、没有食欲、困倦无力等。中医认为,由于梅雨天湿邪较重,容易导致脾虚加重,一旦运化不良,就会引起胃动力不足,如果在这种天气下熬夜,会因身体疲劳而影响脾脏的运化,导致内湿加重。内湿外湿联合作用,就会引起胃病的发作。
因此,中医专家建议,梅雨天可以多吃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山药、赤豆、扁豆、薏米。本身肠胃功能不良的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多吃些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最好避免食用隔夜食物。平时大家还可以用赤豆、绿豆、黑豆或薏米三种食物一起煮“三豆汤”,具有很好的健脾去湿功效。
少食冷饮养护脾胃
梅雨季节,不少人会出现大便不成形、厌食、困乏等症状。如果是本身脾虚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会加重,如厌食、气虚、四肢沉重。这是因为人体内湿热较重影响了脾脏运化功能,造成消化吸收障碍。
因此,在梅雨季节要少吃冰镇西瓜、香瓜这些“驻湿”的瓜果。冰啤酒也易“驻湿”,在梅雨天要少喝。平时要多喝水,喝水时最好每次喝200毫升左右,水以温开水最好。还可适当服用藿香正气水,以抵御湿热的侵袭。另外,家长要注意儿童的饮食调理,儿童自制力较差,过多饮用冷饮会加重脾胃阳虚,一旦阳气受损,脾胃功能失调,就会引起脾湿。
谨防食物变质
另外,黄梅季节里食物特别容易变质。为了避免“病从口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菜要烧熟烧透,尽量每餐做的食物一餐吃尽,实在吃不了的也要及时冷藏,以免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食物变质。冷藏的食物重新烹调的时候,也一定要烧熟烧透。另外,少吃凉菜,尤其要少吃荤腥的凉菜,因为这些荤腥凉菜就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
孙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