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日前在京发布。该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报告序言中表示,每年的报告都将聚焦新型城镇化领域的重大议题,汇总新型城镇化关键领域的主要进展,反映新型城镇化政策的观点和共识,介绍国际合作的领域和成果,努力发挥政策解读、引导发展的作用。
《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共分三篇:第一篇为总报告,全面介绍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总体情况,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十三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工作展望等;第二篇为专题报告,分8个专题介绍了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新生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培育、新型城市建设、引导城镇化优化布局等方面的工作;第三篇为地方篇,分别介绍了各地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此外,报告还收录了一些重要政策文件以及城镇化的国际经验。
04·24 《中国农垦生鲜乳生产和质量标准》发布
日前,中国农垦乳业联盟2016年主席联席会暨农垦乳业发展峰会在黑龙江哈尔滨召开。会上发布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国内最高企业标准——《中国农垦生鲜乳生产和质量标准》。
据介绍,在《GB19301—2010(生乳)标准》的基础上,根据目前农垦奶牛养殖的实际情况,参照国际通行标准,由联盟内外的专家制定的《中国农垦生鲜乳生产和质量标准》,把菌数总数从每毫升200万CFU以下调整到每毫升10万CFU以下,与欧盟和美国标准一致;首次按照欧盟标准规定了反映奶牛乳房健康水平的体细胞数每毫升40万个以下,高于美国每毫升75万个以下的国家标准;基于农垦乳业在奶牛品种、饲料组成、饲养管理水平方面的突出优势,将乳蛋白率提高到了3%。总之,该标准的制定发布,为农垦乃至全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推动我国农垦奶牛养殖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卫生条件和奶牛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生产更多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生鲜原料乳,为消费者奉献更多以巴氏杀菌乳为代表的优质、新鲜、营养的乳制品,提振国人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
04·23 农业部开展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
近日,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的通知》,决定从201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
《通知》指出,“十二五”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行业依然大而不强,质量效益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知名品牌少,亟需通过开展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引导企业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加快培育一批知名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生产出更多营养安全的食品和质优价廉的农产品加工产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通知》提出,“十三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一是要大力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引导企业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积极采用先进标准,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二是大力提升全程化质量控制能力。鼓励企业开展先进的质量管理、食品安全控制等体系认证,逐步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制度,实现全程质量管理和控制。三是大力提升技术装备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四是大力提升品牌培育创建能力。加快培育一批能够展示“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优质形象的品牌与企业。
04·22 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提高病虫害治理工作
为实现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部将从2016年开始在全国创建600个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病虫防治服务组织和农药生产企业的积极作用,集成示范病虫综合治理、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模式,促进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与统防统治组织方式有机融合,辐射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
据了解,示范基地主要分布在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等粮油主产区和水果、蔬菜、茶叶、棉花、糖料等经济作物优势区,通过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推进病虫绿色防控,推进农药减量控害,推进农企合作共建,加快建立“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多元主体、专业服务”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