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社区成员代表会议上梳理出的49条意见,已有12条开始落实。社区代表意见处理更高效,这得益于松江区方松街道今年在社区党建代表会议制和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成立了综合治理、服务经济等6个社区专业工作委员会。有了这个新机制,今后所有社区代表的意见建议,都将在这6个社区专业工作委员会的监督下,一一予以推进落实。
方松街道社区专业委员会,下设综合治理、服务经济、民生事务、城建环保、科教文卫和民主监督等6个专业工作委员会。“每年的社区成员代表会议上,代表们都会提出不少意见和建议。”方松街道社区自治办负责人介绍说,过去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有些意见建议,最后既没回应也不做答复,只能不了了之。今后,代表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都将在社区成员代表会议上进行通报。
根据规定,每个专业工作委员会分别由6~7名委员组成,每名委员对口联系5名左右社区代表。在日常工作中,委员需通过走访、电话联系、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社情民意,收集社区代表对街道办事处和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工作的意见建议。这样一来,社区代表和街道之间,又多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社区专业工作委员会机制好不好,关键在于意见建议能否真正得到落实。在年初召开的方松社区成员代表会议上,费红代表提出,上下班高峰期,妇幼保健院门口的私家车排队过多,经常堵塞主干道。接到意见后,综合治理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当即联系了交警部门,请求协助维持秩序。沈文强等10名代表就小区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和建议,民生事务工作委员会当即一一跟进。眼下,方松街道又下发了有关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通知,为社区成员代表意见的处理,提供了可遵循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