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工作量增加了三成,工资却一分也没办法涨。这事儿搁在谁身上,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有些不痛快。在金山工业区红光村,原本村里的常住村民只有2800人,可这两年又增加了1200余名新居民。这样一来,村里保洁员每天要收的生活垃圾大大增加了。多出来的工作量,该由谁来买单?2015年以来,村里为6位保洁员和1200名新居民做了回“红娘”,在有新居民代表参加的村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对新居民收取每人每月1元垃圾收集服务费的方案。
方案是怎么通过的?执行得怎么样?能解决矛盾吗?58岁的王水云是红光村6名保洁员之一。他每天早上都要骑着电动三轮车到150户村民家里收集垃圾。“现在一般每天要收四车,每车垃圾要三四百斤。”而据王水云和其他几名保洁员回忆,前几年每天要收集的垃圾量差不多要比现在少三成,随着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垃圾的收集量也随之不断增加。“为了保持村里的整洁,我们每天还是一样把活干好。”王水云说。
其实,村里早已注意到这个问题。2015年3月份开始,等新居民们陆续返回,在多次听取保洁员、村民等意见建议后,红光村党总支又通过村班子会、党员议事会、村监会等反复商量之后,制定出针对红光村外来租住人员每人每月收取1元垃圾收集服务费的方案。作为增加工作量的报酬,费用由保洁员自行收取。方案提交由租住户代表参加的村民代表大会通过表决,并于2015年7月1日起实施。
“我们出点垃圾收集费也确实是应该的,保洁员每天六点钟不到就把我门前的垃圾全部清理掉了,真的是很辛苦。”邓水英一家是从福建过来的,在红光村种植西瓜、蔬菜等。邓水英说,因为每到农忙时自己老家的一些亲戚就会来帮忙,所以她就先把家里的人数记下,准备年底一起将垃圾收集费交给王水云。“我们在这里生活,享受了权利,也要尽点义务么。”邓水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