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畜牧兽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1月0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严寒季节如何增强雏鸡抗病力
  ●保温和通风换气

  建立封闭式鸡舍,不留漏风口和贼风口,注意留好通风排气孔,便于二氧化碳、氨气等气体的排出和氧气的进入,还要搞好暖炉、火炉、保温灯、保温床等供暖设备的准备与安装。冬季到来后,要把门窗用草帘或塑料布进行遮围,夜间要注意在窗口与门口挂上厚草帘,以利于保温。冬季鸡舍密闭较严,鸡舍内有大量的有害气体产生,忽视通风会诱发鸡的慢性呼吸道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炎、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等。所以,对于冬季雏鸡的饲养管理,保温与通风同等重要,可以在舍内适当放置一些木炭,用来吸附有害气体。

  ●保持光照

  适度合理的光照不仅可以促进雏鸡的活动,还便于采食、饮水和取暖,促进鸡的性早熟和生长发育。光照时间过短,将延迟性成熟,因此,要严格控制好光照时间。光照强度一般用15瓦~25瓦灯泡,灯高离地2米,灯距3米。在光照管理上容易出现的错误:一是光照时间过短,不考虑雏鸡机体光照需要;二是长期给予长时间光照,不仅影响雏鸡的休息和睡眠,使雏鸡疲劳,而且降低了雏鸡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饲养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的重要条件,因为密度与育雏舍内的空气、湿度、卫生以及恶癖的发生都有直接关系。雏鸡饲养密度大时,育雏舍内空气污浊,氨味大;湿度高,卫生环境差,吃食拥挤;抢水抢料,饥饱不均,残次雏鸡增多,恶癖严重,容易发病。雏鸡饲养密度小时,对雏鸡生长发育有利,但不利于设备的充分利用和劳力的合理使用,每只鸡的饲养成本也相应增加,成本高不经济。所以,雏鸡饲养密度也不是越小越好。一般情况是每平方米第一周30只,第二周25只,第三周20只,第四周15只,五六周时10只左右。

  ●饮水控制

  雏鸡体内的水分含量约占60%~70%,存在于鸡体的所有细胞内。如果脱水或排泄损失10%的水分就会引起机能失调,损失20%的水分会引起死亡。水对鸡消化、新陈代谢和呼吸等都非常重要。饮水器的摆放应使鸡在不超过2.5米的范围内能找到饮水,高度应保持在鸡背高度。鸡的饮水量一般是饲料的1.5倍~2.5倍。温度越高,饮水量越大。雏鸡入舍1小时~2小时后,用足够的饮水器开始供饮水。第一天饮水中可加5%葡萄糖或白糖、0.1%的维生素C。第二天饮水中加0.01%高锰酸钾或复合维生素B溶液。1周龄~2周龄内的雏鸡要禁止饮用凉水,要求水温18℃~20℃。饮水时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水质应清洁,要定时更换;二是防止把垫料弄湿,方法是在饮水器底下放置两块砖,雏鸡饮水时自口流下来的水掉在砖头上,这样能保持饮水器下垫料的干燥;三是禁止使用水盆,以免雏鸡被淹死。吴炳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周刊
   第B02版:三农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各地
   第B05版:解读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十三五”饲料产量将达2.2亿吨
养殖生产中怎样保证用药安全
严寒季节如何增强雏鸡抗病力
提高湖羊规模养殖效益方法
生猪快速催肥五要点
肉猪价格(元/公斤)
东方城乡报畜牧兽医B08严寒季节如何增强雏鸡抗病力 2016-01-07 2 2016年01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