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热点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12月0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试点轮作休耕要着眼“藏粮于地”
  在“十三五”规划的建议说明中,“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被列为需要重点说明的几个问题,其中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发展,我国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一些地方地力严重透支,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当前,国内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库存增加较多,进口量也有大幅增长,利用现阶段国内外市场粮食供给宽裕的时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修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

  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虽然我国粮食已经多年丰收,201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2142亿斤,连续两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但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粮食年需求大约为14000亿斤,还有2000亿斤左右的缺口。粮食产量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节,粮食产能必须确保稳固提升,也就是说根据市场需求量的大小,可以通过轮作休耕等措施调节粮食种植面积,但耕地面积、耕地质量和农业技术必须保持高水平,当需要粮食产量增加的时候,必须有能够产出这么多粮食的能力。

  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要精准识别“三块田”。资源趋紧田、环境恶化田和产能过剩田。经过连年种植,地下水资源超采,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盐碱度增加的地块可以称为资源趋紧田,如华北平原的一些地区由于地下水超采,已经形成了“地下水漏斗”,可减少耗水量大作物的种植面积,推广抗耐旱作物或品种,或划出一定比例休耕。而在许多地方,由于肥料投入过量或失衡,超出土壤环境的容纳能力,导致质量恶化、重金属污染、生态退化等耕地环境问题,则可利用“不同作物养分需求比例不同”的原理调节改善土壤质量。

  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要对农民进行适当补贴。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要有序进行,就必须发挥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当前我国正在逐步扩大“绿箱”补贴政策的实施规模和范围,调整改进“黄箱”补贴政策,休耕补贴虽被世贸组织列在“黄箱”范围之内,但为了满足欧盟和美国的要求,休耕补贴被纳入了“蓝箱”政策,给予消减承诺,不受《农业协定》约束的限制。美国、法国等国家在执行休耕计划时,大部分休耕计划都是由政府提供补贴,农民自愿参加。

  总之,我国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情况复杂,既要保口粮安全,还要藏粮于地;既要考虑劳动投入,还要保证农民收入;既要平衡各类农产品供给,还要找准耕地不同症结。所以,必须守牢耕地红线,有序开展试点。

  龙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一线调查
   第A03版:一线调查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市场资讯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一把扫帚”有效解决条块分割管理缺位难题
避免卖粮难“考题”当有解
“一把扫帚”扫出了“三重功效”
试点轮作休耕要着眼“藏粮于地”
东方城乡报热点关注B03试点轮作休耕要着眼“藏粮于地” 2015-12-01 2 2015年12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