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体制机制
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工作
在机制建设方面,把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创建工作纳入该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成立了由分管副镇长牵头,文化专职干部、滚灯传承骨干等组成的镇滚灯保护工程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滚灯保护规划和发展计划,投入资金用于滚灯场馆的建设、队伍建设、培训基地、活动开展、交流演出等各项活动。已拥有45家团体会员的滚灯艺术协会,覆盖全镇各村居、部分企事业单位以及区内文化部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工作格局。在阵地建设方面,调整完善了滚灯艺术陈列馆的布局,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胡桥学校乡村少年宫、胡桥社区、绿太阳幼儿园、奉贤武警中队以及阳光家园设立滚灯艺术培训基地,完善了镇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有学校、村有综合文化活动室的公共文化网络体系。胡桥学校、绿太阳幼儿园把滚灯列为特色教育科目,作为校园的晨操,编写专题教材,融进各学科教学中。在队伍建设方面,各村、居委会全部组建滚灯表演队伍,全镇共有老、中、青、少、幼滚灯队伍56支,每年积极参与市、区、镇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各支队伍月月开展阵地活动,其中老年团队天天坚持练滚灯,部分基层团队还多次参加市级以上的民俗文化展演。胡桥居委会童艺滚灯队参加2013年全国老年健身交流大会获得最佳配乐奖、优秀表演奖、体育道德风尚奖三大奖项。
丰富载体形式
促进滚灯文化艺术活动蓬勃开展
该镇坚持走“精品化”路线,重点扶持和培养滚灯骨干队伍,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增强对外影响力。近年来,镇“滨海贤韵滚灯艺术团”多次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市民文化节、央视春晚节目录制、长三角滚灯邀请赛、全国健身交流大会、长江流域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并获得荣誉,先后赴美国和德国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受到国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该镇坚持“大众化”的办节宗旨,推动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努力实现全民参与和全民共享。先后举办柘林镇首届滚灯艺术节、长三角滚灯艺术展演、奉贤区第二届滚灯艺术节、奉贤区“柘林杯”创意滚灯舞大赛、奉贤区“一镇一品”柘林滚灯操邀请赛、以及滚灯技艺擂台赛等活动。其中,由滚灯协会承办的柘林镇首届滚灯艺术节和奉贤区第二届滚灯艺术节。该镇还坚持活动开展的“常态化”,紧扣重大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定期举办以滚灯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文化艺术展演。
注重普及创新
引领民间文化艺术繁荣发展
为切合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欣赏需求,吸收借鉴其他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该镇先后创作了《滚灯龙》、《如花的姑娘把灯编》、《老家的竹园》、《绿色情缘》等融杂技、舞蹈、歌曲等内容的综合性滚灯节目,大大增强了滚灯项目的观赏性,深受观众喜爱和好评。该镇还先后编辑出版了《奉贤滚灯集成》和《奉贤滚灯》等书籍,论文《试论滚灯艺术的发展态势和价值》以及《滚灯技艺的艺术提升与文化传承》分别入选《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专文》,并荣获专项评比一等奖。该镇还在全镇积极推进“滚灯项目全覆盖、一村一品创特色”工程,带动田山歌、手狮、卖盐社、风筝、舞龙、拜香班、蚌灯、地方戏等一批民间艺术形式恢复活力,并走入柘林百姓日常文化娱乐生活中,从而进一步繁荣了民间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