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用权“任性”需整治 “微权力”清单应运而生
每到低保发放、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落地时,便有村民打电话举报村干部“开后门”,甚至有村民到乡镇或县里上访。近日在武宣县农村,不少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村干部以前用权“任性”情况很不满意。
通挽镇尚满村村民韦红梅说,过去低保、农资补贴之类的“好处”发放“只见结果不见过程”,村民们搞不明白结果是如何评议出来。“哪个家庭算困难户?补助标准多少?这些问题很少有村民知道,有时候甚至连结果都不公开。”
针对这一情况,尚满村支部书记张冠厂坦言,一方面可能存在村干部“办事不公、优亲厚友”的情况;另一方面,有村屯干部决策不够透明、决策随意的做法引发群众不满。比如农村危房改造评定,有的村屯在没有征求群众意见的情况下公示结果,一张告示贴上墙便草草了事,流于形式的做法让村民无法获得“参与感”。
通挽镇党委书记王寿猛说,尽管村务公开等相关规定一直存在,但运行不规范、透明度不高,其背后隐藏的是村干部用权“任性”,去年镇里接到的上访事件全部与村干部用权有关。有的村民反映:糨糊还没干,村干部就把公示纸张撕了下来。
●明确“微权力”清单
让村干部明白“干什么”
武宣县委书记韦德斌说,针对群众意见大的村干部决策随意、办事不规范、监管薄弱等问题,今年年初,通挽镇率先在全县探索推行村务“微权力”清单,将村干部手中的权力晒出来,让村民“看得见”“能监督”。在总结通挽镇经验的基础上,今年7月县里出台了《推行村级干部“微权力”清单管理办法》,真正让村干部明白“干什么”“怎么干”。目前武宣全县农村都已开展村务“微权力”清单管理。
“微权力”清单首先明确村干部“干什么”的问题。资金管理、村集体建设项目、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这是通挽镇尚满村办公楼告示栏列出的“微权力”清单。包含30项内容的清单分为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公共服务、惠民政策、村务公开、印章管理6大类。这些内容目前已在武宣县其余乡镇村屯统一公示,并附有运行流程图表。
“2004年,由于对低保发放质疑很大,上访的村民挤满了办公室。”通挽镇委纪委书记苏任泉说,通挽镇去年接到21起上访事件,自从村干部权力清单晒出来之后,今年的上访事件只有4起,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村干部用权更加规范。
一些乡镇干部称“低保工作比计生工作更难开展”。通挽镇委组织委员韦冬妮说,今年4月,她联系的村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评定过程中,一位村民直接冲进会场高喊“不公平”,认为“村支部书记内定”。“我向他分析了‘微权力’清单中农村危房改造评定的具体办法,解释了村干部办事有章可循、用权有明确的监督,最终他才认同评定结果。”韦冬妮说。
武宣县金鸡乡新村党总支部书记赖仕明有着21年的村干部经历,对村里大小事务谙熟于胸。他说,危房改造、低保对于村民而言比较敏感,也是村里最容易闹矛盾的地方。“微权力”清单简洁明了地告诉村干部:各类惠农补助款项该如何发放、发放给谁。
临时救助如何审批?村集体收入如何分配?武宣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覃燕由说,除制定“微权力”清单,县里还专门制定“微权力”运行流程,以图表形式“亮权”,明确村干部“怎么干”的问题。
流程图表“亮权”既让村干部“办事清白”,又让群众“清白办事”。“以前尽管我们也尽心尽力公平、公正为群众办事,但由于透明度不够,缺乏监管,有群众认为村干部搞内定,甚至不公正、有猫腻,现在有了清单和流程表见证,算是还了我们的清白。”尚满村委会主任张桂含说,来自亲友的压力也减轻了。以前一旦有补贴补助,不少亲朋找村干部“开后门”,实施“微权力”清单管理后,跟亲朋们讲清楚,一切都按规定,走程序确定,谁都说的不算。
韦冬妮介绍说,今年通挽镇有100多户村民申请农村危房改造,经过村干部入户调查、村民代表大会评议等流程后,最终评定出20户,名单公示7天后未出现群众异议。“政策条款转化为图表可事半功倍,村民参与监督让村干部用权公开透明。”
●推行“微权力”十不准
让村干部明白“不能干什么”
为配合《推行村级干部“微权力”清单管理办法》的实施并将其落到实处,武宣县制定《村级干部行使“微权力”十不准》,给村干部设底线、拉红杠,让村干部明白“不能干什么”。在尚满村办公楼告示栏可以发现,“不准办事不公、优亲厚友”“不准滥用职权、吃拿卡要”等十条禁令赫然墙上。张冠厂介绍,“不准纵酒酗酒、铺张浪费”“不准推诿扯皮、为政不为”也列入十不准规定中。
“对履职不当的村干部,要严肃进行问责处理。”苏任泉说,今年以来,通挽镇通报批评1个村委会、诫勉谈话1名村干部、责令公开检讨1名村干部,镇党委书记约谈5名支部书记。
针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虚化”问题,武宣县制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办法》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工作流程》,以此明确监督形式。村(居民)务监督委员会可列席监督、决策监督、审核监督、公开监督、评议监督,年中和年底将监督结果向村(居)民大会或村(居)民代表大会报告。
拿村级财务公开监督来说,财务公开是否按月或季度逐笔公开?公开内容是否规范?如果群众存有疑问或意见,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应及时受理并反馈。“规范村干部权力还不够,还要让群众看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韦冬妮说。
金鸡乡江龙村村民陆光园说,以前村里大小事务只有公示时才看得见,至于结果如何产生,只有村干部知道。金鸡乡党委书记覃家界表示,以往村干部用权“任性”难以监督,公示结果流于形式,监督形同虚设,“微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配合,加之详尽的监督办法和监督流程,有望避免“监督虚化”。
来宾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黄丽娟说,“微权力”清单的推行,给村干部用权戴上了“紧箍咒”,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村务公开流于形式、村民不信服村干部、村干部“苍蝇式腐败”等村务监督难题。武宣做法为规范村干部权力运行带来诸多启示,今年7月市委组织部在武宣召开现场会,开始向全市农村推广武宣做法。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