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里受朋友所托去了浦东的一家养老院看望他的外祖母,90多岁的老人在得知他的儿孙不能来看望时脸上还是露出明显的失望,不过相比院里很多长年没人探望的老人,朋友的外婆已经幸运了很多。笔者注意到她同屋的另一个老人在我刚来时还没来得及打招呼就赶忙穿上外套悄悄地下楼了,外婆跟我说每次有人来时同屋的李阿姨总是会躲起来以免心里面难过,她儿子在美国定居,虽然很孝顺每周都会打电话但已经好多年没来看过她了,李阿姨每到节庆日都会为自己精心打扮一番,她常说:“虽然儿子离得远没法来看我,但我还是要打扮精神,让自己保持好心情,不给他添负担。”
有一项调查显示,在今年国庆期间,仅有约六成亲属到养老院探望过老人,能把老人接回家过节的子女寥寥不足两成。当人们纷纷出游休闲在朋友圈里晒图获赞时,养老院里的老人们成了被遗忘的群体。
笔者去的那家养老院的负责人对我说,老人们的物质需求其实很容易满足,但精神关怀的缺失却是养老院无能为力的事情。老人们都有一颗维护子女的心,每当工作人员问起某个老人,子女是不是有段时间没来看望了,那他一定会找各种理由为子女开脱。而事实胜于言辞,老人们无时无刻不盼望着子女,特别是节假日里,每当有家属来到养老院里,其他没有被探望的老人总显得格外落寞。逢年过节,希望子女们不要遗忘家中那位住在养老院里的老人。
据相关统计,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老人的“空巢率”已接近50%,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导致众多居家老人孤独、寂寞,心理问题突出,他们需要获得来自家人和社会的更多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