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往往是环境脏乱差的代表,但顾浦村却到处绿树成行、鸟语花香,是远近闻名的花园村。顾浦村的绿化种得好,很大一部分功劳要记在园林工张温虎身上。今年60岁的他,曾是上海探矿机械厂的一名普通钳工,回到安亭大百科出版社做门卫。张温虎从小喜欢园林设计和盆景制作,在担任门卫工作的9年间,他夜里上班,白天到上海植物园向园艺大师虚心学艺。企业下岗后,他到顾浦村做了一名园林工:“一定要让村里变得绿起来、美起来!”初来乍到的张温虎暗下了决心。
刚到村里,并没有如张温虎想象的那么完美,他发现这里的土壤碱性足,而植物生长需要酸性土壤,所以他首先对土壤进行改良。他在土壤中施用硫酸亚铁粉末,使其呈酸性。低洼处积水,容易造成树木根部的腐烂,因此他在每棵树的四周用铲子开了一条10厘米左右的漕沟便于排水,播种后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积水、浇水和松土。
兰花的种植要求极高,特别经不起积水。张温虎种植的兰花和别人都不一样。光土质就分为三层,他托人从四川批来酸性土,然后再用筛子筛选,取出颗粒较粗的土质用于上层。筛选下来较细的土质用于中层,保证土质与兰花的根部紧密结合,最后将那些捡来的、不能再次使用的花盆敲碎放在最底层:“浇水的时候,水会很快渗透。”
村中的“绿色”渐渐长大,环境也一天一个变化。慢慢地,大家发现,往日村里杂乱不堪的景象被美丽的花园草坪所取代。
对于张温虎来说,村里每一棵树木、每一片绿地、每一个盆景都饱含了他辛勤的汗水。张温虎还是一位盆景制作高手,村里的上百盆造型各异的盆景都出自他手,悬崖式、枯干式、双干式、丛林式、多干式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张温虎说,盆景制作既吃人工又耗时。比如制作一盘悬崖式的盆景,单造型就要花上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平时出门旅游,张温虎也不忘留心,看见造型好看的盆景就拍下来,回来后自己照着样子修剪。他对这里的每一盆盆景都悉心照料、精益求精。“养花就如同养孩子,不仅要细心,更要耐心。”张温虎说。
为了节约开支,张温虎能省则省。平时种花的盆、缸、树都是他捡来要来的。连村委楼里的花草盆景也全是他自己培育的,基本上没花村里一分钱。张温虎用的一台割草机,生产于1998年,早已老掉了牙。村里打算给他换台新的,他却说保养保养还能用。
村干部说,老张这些年一心一意为村里做事,没有怨言,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大家都看在眼里。曾经有一些企业来找过张温虎,但都被他拒绝了。不少村、单位派人来学习,张温虎从不保留,手把手将自己的技术和知识传授给对方。
通讯员 刘必华 徐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