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热点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8月1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耕地“治本”重点在“减化肥,增有机肥”
  现代农业对化肥的长期依赖,将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耕地“治本”的重点应当定位在“减化肥、增有机肥”。这不仅没有环境风险,而且解决了棘手的农村环境问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如秸秆中含有的物质和能量与粮食不相上下,通过牲畜转换,即实现秸秆“过腹还田”,进而增加有机肥,地会越种越肥,化肥用量必然下降,对水的需求也将减少,从而大大降低种植业成本。

  据初步估计,如将全国50%的秸秆利用起来,可增加牛粪32.8亿~38.3亿吨,折合2835万~3310万吨硫酸胺。如果坚持不懈地用有机肥养地,减少化肥用量,则我国北方地区的盐碱地、丘陵地带等中低产田可变为高产田或中产田,这样,我国粮食生产的压力就大为减小了。目前我国农民每公顷耕地肥料投入比欧洲农民多208元,但粮食生产能力只相当于欧洲国家的60%~70%。由于不合理施肥,国家每年浪费性化肥投入高达1400亿元。事实上,中国农民使用的化肥中,60%左右没有利用反而对环境造成危害。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化肥还要用,但要搞好品种搭配,改进施肥方法,这是实现零增长的治标手段;“治本”还是得从根本改善提高耕地质量着手,如增施有机肥,提高耕地的有机质含量,提高耕地的活性等有效手段。

  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仅只是产品优化升级,还有施肥技术精准化、农业有机质充分利用、耕地质量的提升以及施肥管理的法制化等。目前,国内科研机构、企业在化肥使用的每个环节上进行探索、创新,都为我国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提供了可能。

  中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市场资讯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改进施肥结构 实行标本兼治
农村电商向生产领域延伸
耕地“治本”重点在“减化肥,增有机肥”
多举措支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东方城乡报热点关注B03耕地“治本”重点在“减化肥,增有机肥” 2015-08-11 2 2015年08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