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贺梦娇 顾向民
摄/记者 杨清悦
“我理想中的书店,
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松江泰晤士小镇上一座玻璃外墙上拼满了文字的商铺很醒目,在这条充满文艺气息的街上分外惹眼,它就是被称为最美书店的钟书阁,站在这家特别的书店门口,“老板”金浩显得很不起眼,单薄的身躯、随意的衣着,斯文、低调,更像是一个读书人。
“钟书”阁起了一个和金浩的女儿一模一样的名字,这家书店承载了这个读书人对实体书店的所有美好梦想。对书情有独钟的金浩历经20余载一直不放弃对教育、对阅读和书店事业的坚守,他的书香梦也一点一点丰满和绚烂。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也是钟书阁二期开放的日子。开业前夕,记者一行来到这家最美书店,遇见了在现场忙碌的金浩。工作日的下午,书店里并不冷清,不时有人进出,有在咖啡桌前安静阅读的,有在阅读长廊流连的,也有慕名而来的参观者踱步于九宫格等处品味钟书阁独特的设计风格。
二期新增了900平方米,浩瀚星空下的万国博览馆和上海主题馆夺人眼球,最有色彩的是童书馆,当天还有一些动物书架没有安装,金浩忙着指挥工作人员收尾。站在童书馆一棵枝繁叶茂的“生命树”下,脚踩着一整张复古世界地图的地毯,金浩似乎还是20多年前那个满脑子都是孩子的小学校长,“童书馆里的每一个设计都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喜欢阅读。”
从小学校长到书店经营者,金浩几十年里一直在和各种各样的书籍打交道,他总是在寻求创设一个更好的读书育人的空间。当年,还在学校任职期间,金浩就和同事们一起编纂、出版过有关教育和作文教学方面的图书。进入图书行业之后,他更是发挥优势,策划出版教辅读物。拥有了十几家实体书店后,他又于2013年花费巨资精心打造了一座美轮美奂、寓意深厚的读书圣殿——钟书阁,今年又扩大规模,打造了更丰富多彩的二期空间。
“我理想中的书店,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走进钟书阁,从门廊到书店深处,每一个设计都体现着金浩的用心:书籍地板、书籍长廊,书的迷宫,人间阅读、天堂阅读、巴别塔、动物书架……
有人这样评价钟书阁:“能够将书店装扮成如此艺术情调的老板,愿意为购书人创造如此精致阅读体验的老板,肯定不是一般的人,肯定不只是为了赚钱。这是一个有文化有爱心有善心有追求有梦想的老板。”
金浩的确像热爱孩子那样热爱着他的钟书书店:“我经常说我有两个孩子,一个叫金钟书,我深爱的女儿,另一个就是钟书书店,我把书店作为孩子那么宠爱着。”他也像对孩子那样寄托着自己的梦想——打造最美的书店。
“20年的发展事实
证明我们已找到了一种营利模式”
梦想和现实总是有距离,在实体书店不断受到网络影响的今天,真的能梦想成真?金浩毫不犹豫地作了肯定的回答。从1995年创办第一家书店至今,金浩的钟书书店已经扩大到14家。“上海有2300万人,几千家书店可能存活不了,但几十家钟书书店和钟书阁一定可以生存,我这样坚守实体书店,几乎没有什么伟大的理想,但我相信热爱纸质图书的人还是大有人在,当然前提是我们要有自己独特有效的经营方式,20年的发展事实证明我们已找到了一种营利模式。”
金浩说自己书店最大的经营特色就是服务。第一家书店刚开业就提出了“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的经营理念,书店提供十分细致周到的服务,比如为读者提供独特的“读者缺书登记服务”,在店内挂出《读者订购图书登记簿》,凡是书店没有而读者需要的书,他们都会详细地登记好相关信息,然后去出版社采购。有些书出版社亦无存货,他们就会去其他书店购买,再卖给读者。即便这中间可能会有一些亏损;“钟书阁”正式营业之后,“打包卖书房”成为其新颖的服务模式。只需客户说出自己的想法,“钟书阁”就会根据客户个人或企业的背景和需求,制定书单供客户挑选,然后承办设计、选书、配送和上架等一条龙服务,为读者设立“专属书房”。为了确保质量,使读者满意,他们追求选材精心,服务完美,并将这种服务持之以恒,每月都会给客户提供后续的维护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虽说“打包卖书房”服务模式并非“钟书阁”独家创造,但抓住灵感并付诸行动,“钟书阁”是为数不多的书店之一。
记者发现,钟书阁的设计从一期到二期延续了书的主导地位,设计风格也越来越自由化。而在书店事业外,金浩也打算发挥这种特色,延伸自己的产业,他正在试着推出定制服务,包括为企业定制书籍和为家庭定制书房。实体书店的生存模式要顺应时代发展,金浩在不断尝试,以实体书店为载体,结合读书会、新书发布、写作研讨、精致餐饮、为企业、家庭定制服务等内容,使之成为一种体验阅读、享受阅读的精品文化综合体。金浩正一步一步实现着自己的书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