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从20℃下行,鱼的体温也随之被动下降,鱼体中相应的生物酶活性降低,具体表现有心跳减慢、血压下降、脏器功能减退、消化机能下降。具体症状如下:在固定投食节律的情况下,采食量下降;即便在饲料投喂不足1%的情况下,鱼的肚子也有浮肿现象;体表颜色变浅,鱼有狂躁感,易受惊;随机打样解剖可见肠道通体呈现串珠状,从中肠开始有深黑色粪便堆积,越往后肠方向粪便越硬,粪便结块越大,后肠可膨大到正常的3倍;严重时会因为排便困难出现肛门脱落;中鱼和成鱼的后肠靠近肛门处发硬,排便呈条状或颗粒状,鱼苗便秘最严重,水温在17℃~19℃时还出现“边吃边拉”的状况。
便秘的原因分析
便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饲料投喂过快,尤其是浮性料,喂得快鱼吃得就快,鱼就会抢食,这就很容易吃超量;对于无胃鱼来说,吃料快则饲料很快通过咽齿和前肠进入中肠,没有经过充分研磨和调和,颗粒里面还是干燥的,这样的饲料会过分的吸收中肠后肠的肠道黏液,从而造成便秘;对于有胃鱼,95%以上都经受过暴力投喂,胃部严重膨大,收缩能力较差,导致“吃得多,排泄差”;外界温度下降,鱼体温度被动下降,肠胃原本的机械性蠕动变得十分缓慢,加之肠腺分泌低下,肠道易干涩;对于无鳞鱼雌鱼,低温会诱导其卵巢的发育,卵巢膨大会进一步压迫后肠和肛门。
鱼类便秘的危害
养殖鱼类,尤其是无鳞鱼,肠道问题是多数恶性疾病的发端。便秘直接损伤肠道,破坏黏膜层,虽然低温时不致命,但可损害免疫系统的功能;毒害作用。食物残渣长久堆积,导致毒素无法排出体外,影响正常的代谢机能;开春时节温度回升很容易暴发大面积死亡。此外,越冬期间,在南方如遇温度陡起陡落,则可能造成严重损失。
如何预防和应对
投饵率应随温度下降而减小,低于17℃时黄颡和叉尾的投饵率要控制在1%以下,同时每餐的投喂时间要延长,忌暴力投喂;低于15℃时网箱养殖的黄颡和叉尾要完全停料,但草鱼需要全程投料,否则会有啃食网箱泥皮而中毒暴死的风险。
定期取样,解剖检查。应对方法:如发现便秘,减料或停料4天~5天;饲料软化处理,添加必要的益生菌;低温期(15℃以下)3天喂一餐,投饵率低于0.5%,每次投喂30分钟左右;开春之后再做一次肠道的养护。
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