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影视艺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2月0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议论
《大刀记》伸张正义
  电视剧《大刀记》改编自曾发行3000万册的连环画,许多中年人都对这个故事有印象,但现在把它搬上荧屏,观众还是会感到一些陌生。

  陌生是因为,曾经在几代中国人心中位置十分重要的尚武精神逐渐淡化了。体现到荧屏上,现在是宫斗戏、穿越戏和言情剧的天下,武打热再难重现。《大刀记》虽不是武侠剧,但还是能看出它对《霍元甲》、《甘十九妹》、《中华英雄》等优质武侠剧的学习与继承。开篇一个长达数分钟的长镜头,展现了1930年代末鲁北县城的人物全景,同时也把那个时代的主要社会矛盾摆了出来——刀兵饥馑,弱肉强食,恶人当道,贫民孤苦。于是,剧中把一柄大刀使得虎虎生风的梁永生,就成了乱世使者,正义的代言人。

  在说书人的口中,英雄总是熠熠生辉,充满传奇色彩。《大刀记》并没有采取神化的手段去塑造梁永生,而是把梁永生放在整个山东的乡土文化中去表现。山东人重儒是众所周知的,但与重儒同等重要的是尚武。“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这是《大刀记》为什么在过去和现在都振奋人心的缘由所在。梁永生与日本人打擂台拼刀法赢了,为保护梁永生平安离开擂台,师叔王生河挟持日军将领,并刀斩诸多日军士兵,最后身中数枪仍然不倒,手拄大刀酷似关羽,死而不倒。

  《大刀记》之所以远离抗战神剧,原因在于全剧重点凸显“大刀精神”而非渲染“杀鬼子神话”。在兵器中,刀是重武器,用在明处,与偷鸡摸狗的暗器界限分明。而“大刀精神”,也是武器特征的延伸,这种精神的组成,离不开“公道、正义”,而公道与正义,何尝又不是整个中国民间千百年来所追求的价值观?

  “大刀文化”是齐鲁文化的一条主脉络,《大刀记》带领观众重新梳理了“大刀文化”的形成。对内,大刀的作用是行侠仗义、路见不平一声吼,梁永生当街暴打疤癞四和贾老爷,就是用刀主持公道。对外,大刀的作用是捍卫家园、抵御外侵,与日本人比武也好,挥刀与持枪的敌人进行敌强我寡的战斗也好,刀除了其工具化的作用,更旗帜般地宣示:刀在人在家园在。

  就创作层面看,《大刀记》使用的演员在剧中多说山东方言,这制造了一种天然的亲切感,遗憾的是许多方言说得不太地道,少了台词方面的韵味。在叙事上,《大刀记》采取的是“大格局,小叙事”,特点在于把大情节里的小故事说全讲明,情节衔接度比较好,有山东快书的利落劲儿。王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娱乐现场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社会民生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科普
   第B08版:社区·副刊
刘德华献唱春晚主题曲
《大刀记》伸张正义
《钟馗》展三界故事
撒贝宁的外籍新女友
革命圣地油画作品赠部队
东方城乡报影视艺林A06《大刀记》伸张正义 2015-02-06 2 2015年02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