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与聆听,城市人的情感故事。
请勿对号入座。
王志强 摄
组合II
♨ 我记忆中的初恋故事
我想,我自己也是老实人啊,老实人找老实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我就同意和阿宝见面。
【过去时】
●我是六零后,我妈妈是正宗的上海人,五十年代,因为外公成分不好,妈妈考大学分数线过了,但是政审没有通过,就这样成了“社会青年”,也就是待业青年吧。不久,政府号召年轻人去边疆建设社会主义,妈妈满腔的热血沸腾了,真的以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哦!不顾外公外婆的阻拦,偷出户口本报名去了新疆。
我爸爸是河南人,是部队转业留在新疆建设兵团的连级干部。初到兵团,给妈妈安排的工作就是开荒种地,繁重的劳动,不如人意的环境,让很多上海知青受不了,哭的闹的发牢骚的都有,我妈妈这人脾气柔和,也识时务,知道自己家庭出身不好,说那些不满现实的话、做过激的反应,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给自己和家人带去无法预测的灾难,我妈妈就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在艰难困苦中咬牙坚持。
也就是我妈妈这样“突出的表现”,给她带来了好运。作为连长,我爸爸首先注意到了这个上海姑娘,不但长相白皙漂亮,而且那么文静,那么吃苦耐劳。
爸爸对妈妈很有好感,经常在大会上表扬我妈妈,要大家向她学习。一年多后,兵团决定每个连队要建卫生室,要培养自己的土医生,我爸爸就提议让我妈妈去。有人反对,说我妈妈家庭出身不好,应该挑选工农子弟。我爸爸坚持,说她虽然出身不好,但是表现是很突出的,党的政策是讲成分,但不唯成分。最后,幸运落在了妈妈身上。
这是我爸爸经常在我们面前提起的“丰功伟绩”。
妈妈做梦都想不到,自己这辈子又可以重回教室,并且学的是自己喜欢的医学专业,尽管,那只是一个培训,在中等医科学校一年的速成班。
从此,妈妈与大田劳作拜拜,成了连队的赤脚医生。
●我是1964年出生的,在我前面,已经有了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一对夫妇养四个孩子,要是在城市,日子过得可能就有点艰难、拮据了,可是在我们那,因为物价低,物质供应丰富,我们家的生活过得很是丰富快乐。在我童年、少年的记忆里,家里的水果吃不完,爸爸妈妈单位发水果都是一箱箱、一筐筐的,随便吃都吃不完。有卡车去上海了,我妈妈总会托驾驶员捎带几十斤水果给我外公外婆他们。逢年过节,连队还发不少猪肉、牛羊肉。很多人说,新疆知青的日子如何如何艰苦,说实在话,作为知青子女,我觉得在新疆生活的那段日子很快乐,我说的是心里话。
八十年代初,我外公的历史问题得到了公正的解决,忘记说了,我外公解放前是某大学的政治学教授,加入过国民党,并且和当时的国民党高官有过交往,这些,在解放后就成了污点和罪状。外公后来被开除公职送去劳动教养,1973年病逝的。平反后,我舅舅他们找到开除外公公职的那所大学,要求给予适当的补偿,那个时候的领导还是蛮公正公道的,后来给了我外婆一笔补偿金,把我小阿姨从纺织工厂调到学校图书馆工作。
后来上海出台支疆知青退休后可以回沪定居以及允许一个子女落户上海的政策,前提是必须有地方落户口。这事也蛮考验人心和亲情的,当时我的舅舅阿姨们都以各种借口拒绝,我妈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和祈求,最后总算二阿姨“开恩”,允许我妈妈和我哥哥的户口报在他们家,但必须另外签个合同,说明只落户口,不住人,蛮伤人的是吧?没有办法啊,人在屋檐下,只能低下头,这样,我妈妈带着我哥哥回到了上海。
那个时候,我两个姐姐已经结婚,我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棉纺织厂做出纳。做了没几年,工厂转制,效益越来越差,呆在这里根本看不到人生的希望。那时,新闻里经常报道上海浦东开发的新闻,我就想,树挪死,人挪活,我不如辞了这半死不活的工作,去上海找找机会。不管怎么说,上海也算是我的故乡吧,沿海大都市的机会总要比我们这多很多。
1992年,我办完了辞职手续,万里迢迢地来到了上海。
●我妈妈和我哥哥初来上海的时候,是租住在郊区农民家的,几年后,东拼西凑,花了六万元,在杨浦区的湄洲路买了一间二十二平方米的老式弄堂房子,我们家好歹在上海有了安身之地。
与新疆三室二厅的房子相比,上海的家显得太拥挤,太寒酸。我来之前,我爸请来装修队,搭了间阁楼,算是我和妈妈的卧室。楼下,就兼具饭厅、会客厅和我哥哥、爸爸的卧室了。我一开始还很不习惯,我妈妈说,这样的居住条件,在上海算是不错的了,我听了还不大相信呢!
我在浦东的一家台资厂找到了工作,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工厂有职工宿舍,我被正式录用后,就申请住进了宿舍。
我的同事中要么是外来妹,要么就是浦东当地人,浦东人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认为他们是原住民,我们这些外来妹能在这找到工作,都是托了他们的福。在相处中,浦东人很明显地把傲气写在脸上,同时毫不掩饰对外来妹们的轻视甚至是鄙视。
有些脾气暴躁的外来妹,感觉受不了,就会现开销地和她们吵,浦东人就会联合起来给你看脸色,来自五湖四海的外来妹是不会那么团结的。所以,每次争吵都是以外来妹的失败而告终。
我当然也属于被浦东人看不起的外来妹,不过我这个人脾气好,与世无争,我不爱掺和那些是是非非,说长论短的有什么意思?我就是一个埋头干活,抬头给人笑脸的普通人。我妈妈自小就教育我,不要在背后议论人,闲话传来传去就会起纷争,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也许就是万丈深渊,再不开心也不要板着脸,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差。这些,就成了我人生路上的行为准则。
时间长了,浦东人对我就有了好感。他们开始用平等的语气和我说话,他们甚至关心起了我的婚姻大事。
当他们知道我是个二十九岁的“老姑娘”时,吃惊不小,说你爷娘不急啊?我们这,二十五岁的女小囡不结婚就是急煞人的大事体了。我说,我爸爸妈妈也急的,但是婚恋讲的是缘分,急也急不出的。他们问我,想找怎样的对象?我说,最要紧的是人好,两个人讲得来。
几天后,就有人拿着阿宝的照片说媒来了。
介绍人告诉我,阿宝三十三岁,浦东当地人,在出租车公司上班,他不但人好,而且聪明能干懂事理,缺点就是人太老实,所以婚烟问题拖到现在,他要是滑头一点,噱头浓一点,小囡都会打酱油了!我想,我自己也是老实人啊,老实人找老实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我就很大方地同意和阿宝见面。
●也是缘分啊,第一次见面,我们就对上眼了。我看上他的稳重,温和,他喜欢我的文静,纯朴。
他告诉我,他们家兄弟姐妹九个,他是最小的,父母都是将近八十的老人了。从前家里人口多,经济条件很差,随着兄弟姐妹的长大成人,加上国家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好政策,家里算是彻底翻身了。我也说了我家和我自己的一些情况。坦诚交流让我们互有好感。
我们谈了八个月的恋爱,就去领了结婚证书。走出民政局,阿宝牵着我的手说:“老婆,我会对你好一辈子的。”我心里温暖着,嘴上说:“说到要做到的哦,我老了你不能嫌弃我的哦!”他很认真地说:“再老,你也是我的宝贝,呵呵,你老了,我也老了啊,老头老太,还要恩恩爱爱!”
我幸福地笑着,那时,我做梦也想不到,阿宝是没有做老头的命的。
我嫁给了阿宝,我们是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的,两位老人身板强健,不但不要我们照顾,反而为我们烧饭做菜。这让我在感恩的同时,也很过意不去。我在家的时候,就抢着多做点家务,发工资的时候,也记得给他们买上吃的用的,表示孝心和感谢。我和老人的关系一直很好很和睦,这么厚道善良的老人,我没有理由不尊重孝敬他们啊,而且,他们是阿宝的亲生父母啊!
阿宝是个实在人,说,你对我爸爸妈妈这么好,我也要对你爸爸妈妈好!
我和阿宝相亲相爱,我们和娘家、婆家的关系也非常和睦,我们的家庭和生活充满了爱,有爱的家庭是幸福的,结婚两年后,儿子聪聪的到来,让我们这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又上了几个台阶。
我休了半年的产假,上班后,我妈妈过来相帮照看聪聪,毕竟,公公婆婆的年岁大了,好在乡村的左邻右舍都是沾亲带故的,他们会主动上我们家相帮做点事。农村不像城市,大门紧闭互不往来,我们家的大门白天基本都是敞开的,亲戚和邻居随时可以进进出出的。我和阿宝除了上班,工余时间基本都呆在家里干家务,带聪聪。聪聪在大家的关爱中一天天长大。
2001年,我们家是大事连连,先悲后喜——公公婆婆相继去世,聪聪入读小学,我被公司提职做了工段长,阿宝跳槽,去了张江一家制药公司,我们两人的收入比从前多了不少。
阿宝心细,会过日子,嫁给他以后,我每个月的工资奖金都交给他,让他掌管家里的财政大权,我不大过问钱的去向,总感觉阿宝当家,我放心,安心,也省心。2006年,阿宝对我说,家里已经有了将近二十万的存款,打算把家里的房子翻造成小别墅,我没有想到他能存下这么多钱,要知道,公公婆婆生病去世安葬什么的,花钱不少啊!我说,好的呀,真没想到,我们也能住别墅了!
在阿宝的精打细算下,漂亮的别墅建成了,将近二百个平方米呢!阿宝说,这么大的房子我们也住不了,把你爸爸妈妈接过来享福吧!很感谢阿宝的孝心,让我父母在晚年有住别墅的福气。
我们一家其乐融融地在新房子里过着平安享福的生活。
●2007年的6月,阿宝感觉浑身无力,很少上医院的他一开始还不当一回事,以为是自己没有休息好,多睡睡就会好的。谁知,情况越来越不好,这才去川沙人民医院检查,那天我请假陪他去的,检查报告出来后,医生说,情况很不好,建议我们去东方肝胆医院。
阿宝是在东方肝胆医院被确诊为晚期肝癌的,主任医生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怎么这么晚才来医院?已经不能手术了,化疗、放疗也没有意义了,按现在的情况看,顶多还有三个月的时间。
五雷轰顶啊!我当即人就瘫软在地了,我哭着说,求求你们一定救救他,花再多的钱我也要救他!医生说,你们要是早来一年,病情还有可能得到医治和控制,现在,真的是回天无力了。你们家属要有这个思想准备,他想吃什么就让他吃什么,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就那么点时间了。
我觉得天塌了,阿宝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啊,要是没有他,我以后的路怎么走?我和儿子怎么办?
阿宝从我哭肿的眼睛和悲哀的表情里读懂了他的病情。他低着头直奔主题:“告诉我,还有多少时间?不要骗我哦!”这一问,我的心碎了一地,理智告诉我,不要说出医生的预言。我稳稳情绪说,瞎说什么啊?医生说你肝上长了个瘤,部位不大好,开刀不合适,建议吃中草药保守治疗呢!阿宝抬起头说:“你不要撒谎啊,说出实情我受得了的。我不害怕死亡,我最担心的是我走后你和聪聪的生活,他还那么小,你的生活能力又不是很强。我想知道我还有多少时间,这样我可以尽量安排一下。”他还没有说完,我已经控制不住自己,嚎啕大哭起来。
阿宝是2008年1月7日去世的,活过了医生的预言。在半年多的时间里,阿宝很平静地交代家里的事务,还再三拜托他的兄弟姐妹,在以后的日子里关照我们娘俩的生活。临终的那一天,他借着回光返照的力量,拉着我的手,眼角流着泪说:“我要走了,以后的日脚你要好好照顾自己,照顾这个家,儿子不一定要成才,但是一定要成人,做个好人。对不起你了,说好一起走到老的,说好到你老了还宝贝你的,可是,我做不到了。我走后,要是遇到真心对你好的人,不要错过,不要苦了自己啊,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你们对聪聪要好。”
我哭得差点昏过去。
●阿宝走后,镇政府对我们孤儿寡母很关照,免去了儿子的学杂费,每年过年还送给我们慰问金,阿宝的兄弟姐妹对我们也很关心,我对聪聪说,你要好好读书,记住爸爸的话,不一定成才,但是一定要成人,要做个好人,要感恩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人。
刚失去爸爸的那一二年里,对聪聪的打击很大,学习成绩也受到了影响,有时候他会坐着发呆,会偷偷地哭泣,我知道他是想念爸爸啊,我按捺住自己伤痛的心情,一次次地跟他说,爸爸在天上看着我们呢!我们两个人要好好的啊,我好好工作,你好好读书,这样天上的爸爸就会放心,开心。
今年是阿宝去世的第七年,我想跟他说,阿宝,我们娘俩都很想你,我没有再婚,我清楚,我再也找不到像你这样呵护我宠爱我的老公了!我们的聪聪已经是东华大学品学兼优的大二学生,你高兴吗?他成人了,以后,他也一定会成才的。
【现在时】
小英依旧过着单身的日子,陪伴她的,是业已年迈的父母,懂事的儿子说过好多次:“妈妈,要是有个人真心对你好,你们就结婚吧,我会像对爸爸一样尊重孝敬他的。”儿子的话令小英感动、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