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笔者在奉贤区南桥工商所了解到,虽然,预付费消费卡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和折扣优惠,但其背后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不少消费者被“购卡享受低价折扣”等诱人的条件所吸引,而纷纷尝试购卡消费,却不曾想所购的消费卡不知哪天就无法使用了。“霸王条款”、质次价高和商家卷款逃匿已经成为预付费消费卡问题的“重灾区”。由于信息不对称,在上述情况下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预先支付的购卡费用也难以追讨。
据南桥工商所统计,2014年本辖区预付卡消费占总投诉量的40%,且主要集中于洗浴健身、美容美发、餐饮等服务行业。由于部分售卡商家缺乏资质和信誉,且资金没有第三方管存监督,容易产生商家擅自更改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办卡容易退卡退款难和商家卷款“人间蒸发”等问题,引发群体性投诉。据分析,此类投诉呈现出个案金额大、人数多、调解难等特征,且时常伴有强制消费行为。
采访中,南桥工商所负责人告诉笔者,消费者在办理预付费消费卡时一定要谨慎理性,提高防范意识。尤其应当事先查看商家的信誉资质,必要时以书面方式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同时,保留好必要的消费凭证,每次消费后都要索取小票或发票,以免日后维权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