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上海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行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访上海生物电子标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渊
~~~——访上海生物电子标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渊
~~~——访上海生物电子标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渊
2014年09月2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农产品诚信体制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访上海生物电子标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渊
  上海生物电子标识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物电子标识、阅读器等产品研发、制造及信息管理软件开发和云端数据中心管理平台的营运为“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科技企业。据介绍,该公司通过了上海市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环境体系、CE(欧盟)等资质的认证以及拥有由动物电子标识领域国际权威组织ICAR颁发的独立生产商编码执照,是获此执照的唯一中国企业。

  自2012年3月开始,在上海市农委畜牧兽医办行政支持下(对各区县农委和光明食品下发了沪牧医办〔2012〕17号文件“关于配合做好本市能繁母猪保险信息化管理的通知”),上海生物电子标识股份有限公司在本市与安信农业保险股份公司合作,运用RFID电子标识作为核心载体,畜牧业物联网技术为手段建立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繁母猪保险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市畜牧兽医办、市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市无害化处理中心、安信农业保险股份公司和养殖场数据交换和共享,实现了能繁母猪保险的信息化管理。此外,该公司还推出了自主研发的专业用于食品安全质量溯源的数据存储监管查询平台——“食安星”食品质量安全溯源信息共平台,该系统平台将物联网技术贯穿于商品猪养殖、屠宰加工和冷链物流,实现了动物规模化智能养殖管理,确保产品从源头到餐桌全程安全质量监控和追溯,真正实现了“源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

  中国电子生物标识技术具备了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生物电子标识技术在现代农业的哪些领域中发挥着作用?

  薛渊:生物电子标识技术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在生物识别领域的应用,是利用RFID识别技术和生物体征传感器通过移动互联网将生物体的种源信息、生长状态、病虫害或疫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治信息以及深加工环节的溯源信息进行采集,利用大数据的分析整理并进行数据挖掘,可多方位为不同层面提供各类数据服务。例如,在植物育种的后期评估领域,动物源性食品的溯源管理领域,畜牧业疫病防控预警领域以及病死牲畜的无害化处理的监控管理。

  记者:中国的生物电子标识技术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薛渊:由于物联网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早,与国际上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较小,并且由于我国目前的诚信环境造成了对农产品溯源需求的迫切性较高,而国外食品供应的诚信体系较为完备,加上违法成本极高,所以中国在现阶段将生物电子标识应用于农产品领域比国外更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也使得生物电子标识技术近年来在中国得以快速的发展,并为生物电子标识技术在农业应用领域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所以中国目前无论从标识产品的封装制造、成本控制、配套设备的研发生产以及应用软件中间件的开发到系统应用平台的搭建运营都具备了国际先进水平。

  猪肉产品安全溯源管理平台尚未普及

  记者:贵公司的“食安星”食品质量安全溯源信息共享平台目前在国内的普及率如何?

  薛渊:食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是为了提供给消费者理解产品从养殖生产、免疫检疫、屠宰加工以及运输销售全过程溯源信息的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还能为政府食品监管部门提供快速高效追溯责任单位并及时封存可能涉及安全隐患的食品提供技术保障。目前由于没有建立食品溯源的相关法律法规,食品生产企业对建立产品溯源体系后所要承担的风险责任存在顾虑,没有建立产品溯源系统的积极性,依靠生产企业主动建立产品溯源体系缺乏动力。所以,目前在全国范围动物源性食品和农产品的溯源平台普及率极低。

  记者: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在推广这个平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薛渊:生产企业建立产品溯源体系缺乏动力是上海推广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原因,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建立产品溯源系统,而作为弱势方的消费者又没有对农产品进行个性化品质溯源的明确需求,同时市场缺乏提供农产品品质溯源的第三方服务商,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溯源体系的推广运用难。

  记者:需要政府在哪方面共同配合,才能更好地在上海普及这项技术。

  薛渊:首先,希望政府尽快出台有关农产品溯源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使农产品生产企业把提供产品溯源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其次,在政府主导的食品监管部门应该率先倡导使用溯源技术对监管流程进行溯源管理,为实现从农场到餐桌全产业链产品溯源提供环境基础;第三,利用公益广告和科普宣传努力培养和积极引导消费者树立对肉食品以及农产品的良好消费习惯,建立对食品溯源的意识,以此促使生产企业加强和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心。第四,希望政府能对建设食品质量溯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记者 杨清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上海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行动
   第B02版:上海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行动
   第B03版:上海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行动
   第B04版:上海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行动
   第B05版:上海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行动
   第B06版:上海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行动
   第B07版:上海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行动
   第B08版:上海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行动
猪血“变废为宝” 蛋白原料前景广阔
为农产品诚信体制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繁母猪保险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
东方城乡报上海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行动B06为农产品诚信体制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2014-09-25 2 2014年09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