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
本书抓住了关系合作社发展的重点人物,体现了依法指导的鲜明特色,系统介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知识。
合作社文化建设注意事项(选载三)
合作社文化是指合作社组织的核心理念以及体现核心理念的意识、伦理、精神等元素的总和,它是合作社制度存在和发展的精神依据。合作社精神是现代意识与合作社个性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
参与式管理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从社会治理上有利于公民社会的形成,从企业层面上来说,有助于营造公平,透明的竞争氛围。目前,很多管理都是将工作分成各个部分,然后选择和培养人到这些部分去,并对他们不断地施加压力,从而保证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这种管理更多的是自上而下、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参与式”管理更多强调信息流的自下而上,强调决策的公平和合理,这是一种参与管理制,或称为民主制。在这种制度下,管理者给予下级以物质奖励,实行充分的参与管理,确立远大的组织目标,经常注意改进工作方法。在小组参与式管理制度下,管理人员可以让部下参与决策,最终采用集体讨论、集体决定的方法形成决策。在这种体制中,组织成员“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相互间充满信任感,因而组织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4)形象设计。组织形象是组织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组织总体印象。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组织的形象称表层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广告、商标、服饰、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形成印象;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它是组织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如人员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实力、产品质量等。表层形象是以深层形象为基础,没有深层形象这个基础,表层形象就是虚假的,也不能长久地保持。合作社进行形象设计,首先是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在品种、档次、价格、款式、包装等方面应有自己的特色;其次是提供优质服务,要通过营销行为文化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形象设计一般经过形象调查、形象定位和形象传播三个阶段。形象调查是了解公众对本合作社的认识、态度与印象等方面的情况,为合作社形象设计提供信息。形象定位是在形象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合作社的实际状况,用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高低程度对合作社形象进行定位。形象传播是以广告或公关方式,将合作社形象的有关信息向社会传播,让更多的顾客认识和接受,从而提高合作社形象。发扬光大中国合作社文化,一是依托已经形成的历史资源,建立合作社文化基地,挖掘优秀的历史题材,制作文化产品,积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创新合作社文化的传播路径,文旅互动,构建中国合作社文化旅游网络,探讨以文化为本位的合作社启蒙教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