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在自家的屋顶上建个小型“发电厂”,卖给国家,一年能赚两三千块钱。这项正在崇明县悄然兴起的家庭光伏发电项目让一些农民尝到了甜头,而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的扶持政策,助推了这一绿色能源的发展。
在该县港沿镇建华村村民孙企涛的家,屋顶上有两排整齐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容量达5.5千瓦,一年可发电6000千瓦时。?
孙企涛是港沿镇文广站的一名电工,去年,他从媒体上得知国家出台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政策,萌生了投资光伏发电的想法。于是,投入3万多元,建成了“私人小电厂”。现在,这个太阳能板每天发电20度左右,全部接入了国家电网。
有了光伏发电后,孙企涛特地安装了一个路灯,晚上不再黑灯瞎火,家里的电器也全部运转起来。
崇明电力公司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用户开通了绿色通道,免费安装电能计量装置、调试设备,提供全程并网服务。
崇明县首个光伏并网发电用户已运行快一年,装机容量达1.5千瓦,已经累计发电约1700度,年收益近2000元,预计6年左右收回投资。
据介绍,崇明县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时间超过2600多个小时,是发展光伏发电的理想之地。根据现有政策,目前,光伏发电用户可以得到上网电价税前每度0.45元、国家每度补贴0.42元,上海市地方补贴也有望近期出台。
目前,崇明县5个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总容量为20千瓦,年发电量预计2.2万千瓦时,可减少发电燃煤7吨左右。
据崇明县能源管理中心副主任朱丽莎介绍,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在崇明岛,光照充足,而且老百姓的住宅都是独门独户,尤其有利于光伏能源的发展。目前,该县有5到6家申请光伏发电项目,还有些企业有意到崇明来发展光伏项目,近期市里要出台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这一政策出台,将会更加有利光伏发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