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舍的防寒保暖
蛋鸡产蛋期温度范围为10℃~28℃,最适温度为13℃~21℃。每升高1℃或降低1℃都会使产蛋率下降。初春鸡舍内温度会随外界气温降低而下降,应注意提高鸡舍温度,采取保温措施。可在室内生火炉或用热风机供暖,并把鸡舍背面的窗户堵严,保持鸡舍温度不低于8℃。
●注意通风换气
由于初春天气寒冷,鸡舍内封闭较严,舍内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如不能及时排出,最易诱发鸡群发生呼吸道系统疾病。因此,每天应在保持舍温的前提下进行通风换气,或者在舍内安装排气扇来排除鸡舍内有害气体,但要注意防止贼风侵袭鸡群。
●注意卫生消毒
初春是流行性疾病的高发季节,为减少病原体的数量,应加强鸡舍内的卫生和消毒措施,可在中午天气暖和时彻底清扫鸡舍,然后对鸡群进行带鸡喷雾消毒,并选择2~3种不同成分的消毒药交替使用,以保证消毒效果。同时要注意保持鸡舍内适当的湿度。产蛋鸡的适宜湿度为55%~70%,湿度过低易使鸡体脱水和诱发呼吸道疾病,必须注意要在保持室温的基础上调节湿度,以利于提高鸡群的产蛋率。
●适时补充光照
光照是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鸡的性成熟、排卵和产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要求产蛋期光照每天保持在16小时,在60周龄以后可把光照增加到17小时。阴雾天鸡舍内光线较暗时,要及时开灯补充光照。此外还要注意经常擦拭灯泡,防止灯泡上灰尘过厚使光照强度减弱。
●减少鸡群应激
春季刮风较多,如大风刮起屋顶石棉瓦和窗户塑料纸,可造成巨大响声使鸡群受到应激而影响产蛋。为避免外源应激产生,要定期对鸡舍设备进行检修,如发生应激时要及时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缓解。对冬春季节易发疾病如大肠杆菌、鼻炎等要注意其发生规律和周围疫情,并及时进行免疫以及用药预防,以避免疫病流行造成经济损失。
●注意提高饲料水平
初春气温低,鸡体内所需能量增加,要适当提高饲料中的能量含量。可适当增加2%的玉米或0.2%的动物油脂来提高能量供给。
●及时调整鸡群
鸡群在开始产蛋后要随时注意观察,对鸡冠萎缩、鸡体消瘦、精神不好的鸡只应进行单独饲喂或淘汰,这样既可以节省饲料又能提高产蛋率,同时还能防止疫病传播,减少投药次数,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王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