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53年6月,鲍志兴出生于素有“金罗店”之称的古镇南部束里桥村一户贫困农民家庭,在特殊的家境中自小养成了勤俭持家的优良品性。1976年,当鲍志兴复员返回家乡的时节,正赶上沪郊乡镇企业迈开大步发展的好时光。或许正是有了部队工程兵的这段经历,鲍志兴很快就在束里桥村工程队干上了。之后,被调入农民自家办的大型企业罗店织布厂。鲍志兴与邻近月浦乡茂盛村的姑娘相识相恋并携手组建家庭,他也随妻子落户茂盛村。精明能干的鲍志兴获得茂盛村乡亲们的信任,从1983年开始的10年间,他不负茂盛村众乡亲的厚望,相继转战宝盛泡沫塑料厂、电视机木壳厂等4家村办企业,作为厂长,他把村级经济的发展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在茂盛村村级企业的十年磨炼中,鲍志兴也练就一身过硬的内功,声名鹊起。1993年,杨行镇同道慕名而来,热情相邀他出任杨行新型轻质材料厂担任厂长。这家仅有56名员工的小企业,人均创利达到20万元,不仅创下了杨行乡众多镇村企业中利润荣居榜首的奇迹,而且也在宝山区同行中开创了效率利润遥遥领先之先河。
2000年,站在时代改革潮头的鲍志兴给他多姿多彩的人生又添上一抹重彩,这一年他毅然决定下海自己当老板,并给企业取名为上海双凤钢结构有限公司,寓意自己膝下有两个宝贝女儿,而且小女儿也跟随父亲共同闯荡社会大商海。一时间,父女黄金拍档,企业搞得红红火火,“双凤”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民营企业。但经济上日益富裕起来的鲍志兴总感多年心愿未了,那就是如何回报万般厚爱自己的脚下这片热土?
(二)
人生道路上的许多事往往是机缘巧合,许多关键性的决定则产生于一念之间。2002年一次偶然的走访,促成了鲍志兴由老板到村支书的转身。
那是重阳节的前夕,鲍志兴顺道走过茂盛村,在村头巧遇村领导,一见面大家热络地聊了起来,由家长里短聊到茂盛村的近况。聊着聊着,茂盛村的现状不由得使鲍志兴心头添起了堵,原来重阳敬老节马上来临,原准备给每位退休老人发放50元慰问金,但眼下经济拮据,村领导正为此事发愁呢!茂盛村的经济困难到如此地步,这是鲍志兴未曾想到的,具有跳跃式思维的他很快萌生新的念想:靠着党的政策富起来的他,眼下不正是回报乡亲们的天赐良机?他将此事紧记在心头。第二天正值重阳节,鲍志兴赶了个早,匆匆带上两万元现金,直奔村委会,及时给村里的退休老人每人送上了100元慰问金,化解了茂盛村的燃眉之急。紧接着,鲍志兴又大胆作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即从这一年起,茂盛村退休老人的敬老慰问金由他包下了,他一诺千金,言出必行,村里退休人员由当年178人增加到如今的几百人,鲍志兴照样年年按时发放,从没犹豫过。
事情的演变真富有戏剧性。2006年,茂盛村的主要领导撂下担子不辞而别,使这个贫困村雪上加霜,情急之中的党员以及村民们纷纷赶往镇上,联名请愿,一致要求把鲍志兴请回来,让他担任村支书,理由很简单,但极富有说服力,“像他这样无私地拿出自己的钱发给村民的人,为啥不把他请回来?我们相信他一定是个热爱集体的好当家,定能带领大家共同打好茂盛村的翻身仗。”
选举当天,鲍志兴毫无悬念地全票当选。而走马上任的他发现,眼下他所接收这副烂摊子,其困境远比他想象的多,一盘算村的家底,账面上仅剩156元,可支配收入仅60万元,而支出却高达240万元,外债更是高达1000多万元。在月浦镇所属的15个村中,茂盛村垫底,与它“茂盛”的名字相比,真是极大的讽刺。说实在的,镇党委也着实替这位新村支书捏了一把汗。鲍志兴坚定地表示:“请领导放心,我既然选择了回村挑重担,就没有考虑过回头之路。退一步说,万一失败了,那我愿将自己企业投资的资金全部奉献给村里。”就这样,在全村党员以及村民的急切期盼中,受命于危难之中的鲍志兴义无反顾地担起了重任。
(三)
实践证明,村民们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面对千头万绪的乱象,鲍志兴沉着冷静,按照自己的思路,从容地在茂盛村这盘老棋的残局上重新开疆辟土,开创茂盛村发展的新局面。他很快进入角色,连出奇招妙策,以坚毅独特的创新思路,一手抓兴利,一手抓除弊,很快使原先死气沉沉的茂盛村展露勃勃生机。
鲍志兴深知,要使茂盛村实现脱胎换骨的大变革,就得敢于对阻碍发展的弊端陋习出重拳。于是他把清理村里十多年的违规经营作为新班子的头号工程,这可是一件极为得罪人的棘手事,因为违规者大多是前任村干部以及企业负责人。但鲍志兴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共同面对,有礼有节,先将清理名单予以公示,然而力邀村民共同监视,使追讨工作公开有序进行。碰到清理中个别不太讲理的“刺头”,新书记直接上阵,他不怕碰钉子,靠他一番诚意以及入情入理的谈心,还真把这些个难缠的“硬骨头”一个个地啃了下来,短短半年时间内,硬是把所有违规资金以及企业欠款给追讨了回来。茂盛村还清了近千万元的债务,村民们从敢作敢为的新班子尤其是领头雁的身影中感受到了茂盛村新的希望。
如何兑现自己当初的承诺,在茂盛村这张白纸上画出更新更美的图画?这,无疑是作为新一任当家人鲍志兴必须着力去解答的现实难题。而眼前困境重重,他明白茂盛村已不能贷款,更不能寄希望于镇上补贴,唯一的出路就是另辟蹊径,自谋发展的新路。鲍志兴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合计,决计利用茂盛村坐落于宝山月杨工业园区的地理优势,投资建造标准厂房,筑巢引凤。而关键的资金哪里来?鲍书记当即承诺由他个人出资2000万元,在村委对面建起了20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竣工后客户纷纷入驻,年租金收入567万元。为了强化村办企业的造血功能,鲍志兴提议村委会又投资800多万元,改造宝盛泡沫塑料厂,提升科技含量。改造后的企业不仅产值从300万元猛增到1000万元,而且环境质量也明显提升。同时又投资改造了原村木器厂,新建标准厂房1万多平方米,年创收270万元。
几度春秋,几经风雨,转眼间鲍志兴已步入花甲之年,回首过往岁月,他自感无怨无悔。如今的茂盛村犹如高耸挺拔的大树,枝茂叶盛。全村已拥有近亿元固定资产;建有40000多平方米标准厂房,年租赁收入以及其他收入1300多万元;财政收入600万元。茂盛村已从当年全镇垫底的穷村一跃成为月浦镇的排头兵,声名鹊起,曾荣获上海市文明村等多项荣誉。
极具战略眼光的鲍志兴新招迭出,他又站在新的起点上,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建造一个全新的茂盛村。如今,茂盛村政通人和,安居乐业,这里有着腰鼓队、合唱团、剑舞队,富有沪郊新农村气息的文化生活缤纷多姿。老年村民更是幸福,除了逢年过节享受水果、冷饮、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及慰问金之外,村里还让他们组团外出旅游,村民们的脸上不时荡漾起阵阵喜悦的涟漪,成为“新茂盛”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通讯员 龚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