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社会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金山漕泾镇建龙社区热情服务来沪人员的故事
~~~——金山漕泾镇建龙社区热情服务来沪人员的故事
~~~——金山漕泾镇建龙社区热情服务来沪人员的故事
~~~——金山漕泾镇建龙社区热情服务来沪人员的故事
~~~——金山漕泾镇建龙社区热情服务来沪人员的故事
~~~——金山漕泾镇建龙社区热情服务来沪人员的故事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里,就是你们安居乐业的第二故乡”
——金山漕泾镇建龙社区热情服务来沪人员的故事
  在金山区漕泾镇建龙社区的街头里弄或敬老院里,经常看到一群群来沪人员开展为老年人免费理发、打扫卫生、维持交通秩序等志愿者活动,来沪人员已成为社区开展公益活动的生力军,成为充满着快乐和梦想的可爱的新漕泾人。据统计,近年来先后有500多人次来沪青年参加了志愿者服务,450多名来沪来员慷慨解囊,为灾区和困难群众捐款1.2余元。而为来沪人员提供服务、营造快乐的,正是建龙居委会的党员干部和热心居民,为此社区荣获上海市进城务工青年教育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成为外来青年信赖的大家庭。

  □通讯员 汤妙兴     

  麻烦事成快乐点

  据悉,漕泾镇建龙社区内居住着数百对育龄夫妇,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确带来很大压力。近几年来,居委会通过开办外来人员俱乐部,吸收育龄夫妇参加,邀请区镇妇联和计生单位作专业宣讲,自排自演文艺节目,广泛宣传计划生育利国利民的意义,努力转化来沪人员生育理念。还在辖区内各个服务点设立计生药具,定人定点定时更换或增添,为需求的来沪人员提供便利。功夫不负有心人,来沪人员计生工作已连续多年符合指标,居委会由此成为全国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外来人员计生工作麻烦事”如今成了快乐的支撑点。

  排忧解难添和谐

  建龙居委会率先组建来沪人员调解室,聘请来沪人员为调解员,发挥“老乡”的优势,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来沪人员亲切地称他们为“老娘舅”。

  来沪人员老陈凭着在来沪群众中较高的威望,已顺利调解了十多起纠纷。有一次,一对安徽籍男女青年性格不和关系破裂,双方对恋爱期的礼金和金银饰品处置发生了分歧,并因此闹得不可开交。老陈利用乡音、乡俗、乡情,与他们耐心沟通、交谈。在老陈的几番协调下,最终当事人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在调解书上签了字,僵持多月的矛盾得到化解,最终两家人握手言和。

  安居乐业故乡情

  建龙居委会十分重视来沪人员就业问题,不仅设立求职登记处,还广开门路为他们就业提供方便。区、镇举行招聘会,居委会鼓励来沪人员去参加,有些青年因为学历低内心有自卑感,居委干部上门动员他们去试一试,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在招聘会上露一手。同时还积极创造条件,为来沪人员创业提供方便。前不久一位福建来的青年准备创办一家服务业,由于人地生疏,事情进展缓慢,后来在居委会的帮助下,很快就开业,还吸纳好几名熟练的来沪人员。仅去年以来居委会通过多种途径推荐就业10多人,漕泾已成他们安居乐业的第二故乡。

  精神幸福助推器

  文艺活动是提升精神幸福的助推器。居委会结合来沪人员需求,经常策划与举行文艺联欢活动,或在逢年过节时组织留守人员举办音乐歌唱比赛。日前举行的新漕泾人“艺展建龙”活动,辖区内60多名来沪人员参加。活动分为晒厨艺、秀才艺、亮手艺3个环节,在秀出活力和快乐的同时,也体现了新漕泾人参与社区建设的和谐氛围。居委还结合“百万家庭低碳行活动”的推广,通过来沪子女的巧妙用二次回收废品做成收纳箱、易拉罐台灯等作品,把“低碳行”活动融入到每个人的心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报道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这里,就是你们安居乐业的第二故乡”
以心相迎“莘”公益服务他人献爱心
老人车中突然发病司机乘客协力救助
“免费福利”送上家门不知有诈掉入陷阱
崇明巴士职工全年拾金不昧240余起
六岁幼童掉落河中 生命危在旦夕 不识水性下河相救 村妇精神可嘉
东方城乡报社会民生A04“这里,就是你们安居乐业的第二故乡” 2013-12-17 2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