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舒鉴明
问题突出 为何久治不愈
徐泾镇——318万里国道东端第一镇,地处上海虹桥枢纽辐射区域内,紧靠沪杭铁路,与虹桥机场为邻,是青浦区“一城两翼”——“东翼”的重要发展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一方面为其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同时也给徐泾的社会管理带来了诸多的困扰,随着人口数量“井喷”式增长,落脚徐泾的外来人员已是当地户籍人口的5倍,实有人口目前已达到了18万,由此导致镇域内“城中村”各类社会问题特别是公共安全问题突出。
振新佳苑是徐泾镇早期规划的动迁安置小区,本地居民约1700人,而入住登记的来沪人员有5100余人,小区内2326间出租屋,有156间用作商铺。由于大量的来沪人员涌入,乱搭乱建乱设摊,严重影响了消防通道;无证餐饮店,每天形成大量的生活垃圾,导致部分主干道、公共绿地被垃圾堆物“占领”,污水管道严重堵塞,污水外溢,恶臭难闻;而小区内6只没有安全质量保证的自制“茶水炉”,更是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令人堪忧,垃圾、污水、臭气扰民……小区居民苦不堪言。
镇综治办主任小孙说:目前在徐泾镇像振新佳苑这样的动迁集中安置小区有19个,来沪人员80%都租住在这些小区内,并随着不断地聚集又形成了“城中村”。镇里早期规划的动迁集中安置小区,是多个村(居)委的动迁村民混合安置,原来的一个生产队同住一处的模式已被完全打乱,加上大量的来沪人员涌入,一方面村(居)委管理体制与社区管理体制显得十分不相适应,另一方面人口多了,需求大了,各种矛盾也来了,一些小区居民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把自建房出租给违章违规人员,以致非法行医、地下作坊、违规设摊、乱排乱倒等现象屡禁不绝,消防隐患突出、治安状况复杂、交通拥堵严重、环境卫生脏乱等成为小区管理难点。
综合整治 五指捏成拳
徐泾镇对各类社会问题进行集中整治,过去都是由各部门分条线进行,由于缺乏系统性、全方位的治理,结果留下的难免是故态复萌的尴尬。
这一次,徐泾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建好一套班子,专门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挂帅的镇公共安全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制定《徐泾镇居民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33个共同参与公共安全综合整治的职能部门,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全力保障;打好宣传发动、部门联动两个基础,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党员代表会、户代表会、来沪人员代表会、沿街商铺业主代表会、房东代表会等,征询各个层面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把综治办、安居办、派出所、城管、联勤等18个职能部门组成联合行动团队,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根据各个阶段的不同侧重点专题协调、加强沟通,以例会制度为抓手,切实做到齐抓共管。整治阶段镇党政领导18次带领综治办等职能部门实地走访小区,进行现场督导、协调,确保了各阶段工作的按时完成。
在对该镇振新佳苑小区的集中整治前,做到排查摸底、整治清理、管理服务三个到位,首先给小区居民每家每户发放《振新佳苑居民公开信》和《振新佳苑调查问卷》,查清各类安全隐患和违章搭建等问题,跟进发放1500余份限期整改告知书。依靠深入细致的工作,获得了广大居民和来沪人员的理解和配合,许多主干道上的违章业主纷纷自动拆违,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拆除的占到了75%。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大联勤”优势,连续4次反复开展集中整治,共拆除违章建筑2223平方米、违法户外广告160块、有严重安全隐患的“茶水炉”6只。通过清理非法占道经营、取缔小区出入口非法载客,同时在小区出入口建门卫、设升降栏杆,落实24小时值班,重点部位安装了电子监控,对小区实行半封闭式管理,有效地消除了“三乱”现象。小区居民李俊先生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由于违章搭建、乱设摊,导致垃圾多、河浜脏,而且电压、水压不足问题很多。现在整治后配合长效管理,虽然居住人员还是这些,但是整体环境彻底变了样,街面干净了,治安好了,占道经营没了,出行也不再堵了。
完善服务 管理人性化
拆了违章建筑,清除违章设摊位,取缔了占道经营,如果以为整治“三乱”就此大功告成,那就大错特错了。只要有利益可图、有市场需求、有缝隙可钻,“三乱”很快就会卷土重来。
正是因为对此有了清醒的认识,徐泾镇在对辖区内徐泾居委、罗家小区、振新佳苑和迮庵小区等多次进行整治,在先后清除了78只开水点土锅炉,取缔了28家无证网吧和30多家废品收购站后,紧跟着就是推进完善管理服务。在落实安排社区民警和社保队员加强治安巡逻,联勤队员每天开展日常巡查的同时,镇党委、政府专门研究设立了“徐泾镇安置居住办公室”,参与帮助小区管理。如振新佳苑小区通过市场竞聘引进物业管理,落实了保安、保洁、门卫等各项服务。物业经理郑冉告诉记者:物业入驻后,在小区设置了保安、巡逻岗、保洁员,管理人员队伍由44人组成。保洁按片区分5个小组,垃圾每天早上日清,投放空桶,再进行清洁路面。治安防控,小区5个出入口都设置了门禁系统,车辆进出实行统一登记,货车是不允许在小区过夜的。南门、西门都设置了限高,4个巡逻岗实行12小时治安巡逻,发现占道经营等情况在第一时间进行劝阻制止。政府方面也出资建造了2个停车场,还有一个近期也将动工;小区内部设置了2个便民服务点:便民充电站和便民开水房,更突出了人性化。
个体经营户王勇军说:整治前,他的电瓶车早上在门外停了几分钟就没了,小区里有人还一连被偷了好几辆,而且以前环境一塌糊涂,小摊贩做生意卖早点的摊头全摆在路中间,小区里的汽车电瓶车都出不去,的时一堵就是半个小时。现在,变化特别大。没再听邻居说东西被偷,小区里从早“堵”到晚的现象也没有了。整个环境也好了,他们每家人家都统一配了有盖子的垃圾桶,每天有人路面打扫、收集垃圾的。还有下水道也重新排了,以前台风下大雨年年淹水,今年下这么大雨,也没淹进自家门口。
振新佳苑经过公共安全综合整治,消防安全隐患已经消除,治安环境大为改观,特别是入室盗窃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侵财类案件明显下降,占道设摊、乱停车、非法载客等现象都不见了踪影,居民区周边堆积的垃圾清扫干净,主干道两旁的门店还统一制作160多块店面招牌,小区的整体环境美观整洁、焕然一新。贴心服务也增强了小区住户的归属感,维护好“第二家园”成了小区居民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