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的4月5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在中南海家中铺开宣纸,行云流水般一气写下了8个“东方城乡报”,这是他第二次为这张以宣传区域城镇化进程为己任的报纸题写报名——1988年7月,在上海任市委书记的江泽民曾为这张刚刚创办的“三农”媒体题写报名——上海郊区报,从“上海”到“东方”,从“郊区”到“城乡”,这不仅仅是一张媒体报道视野的延伸,而恰恰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共和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步伐。
十年过去了,2013年的12月12日到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上分析新形势下城镇化的发展形势,明确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只要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城镇化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跑点上,既面临巨大机遇,更面临诸多难题。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然遵循规律、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进程,“人到哪里去、土地怎么用、钱从哪里来、布局如何优化、管理如何科学”,这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方方面面,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新型城镇化的各项目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坚持不懈的实干中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才能逐渐将目标化为现实。坚定信心,需一砖一瓦不马虎;任重道远,要一张蓝图干到底。
更多解读:B4—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