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日前发布。通知确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乡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范围,明确考核评价、督查督办等措施。
在落实监管任务方面,通知指出,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服务指导和监督检查,督促生产经营者认真执行安全间隔期(休药期)、生产档案记录等制度。加强检验检测和行政执法。
同时,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指导,统筹推进审批、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准入门槛,畅通经营主渠道。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切实担负起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管职责。
通知指出,要加快制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规范和标准,加大质量控制技术的推广力度,推进标准化生产;要加强畜禽屠宰环节监管;要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等案件。
12·15 中央今年已投207亿元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财政部教科文司日前发布数据,2013年中央财政累计下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补助资金207亿元,用于支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财政部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3年,中央财政四年已累计安排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补助资金656.8亿元。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有关要求,2010年国家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按照“科学规划、明确目标、地方为主、中央奖补”的原则,集中力量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财政部教科文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计划重点支持两类项目:一类是教学装备类项目,具体包括为农村薄弱学校配置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等;另一类是校舍改造类项目,具体包括支持农村薄弱学校加强食堂等必要的生活设施建设、支持县镇学校扩容改造等。
12·14 我国将建500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教育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日前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林专业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新建一批涉农涉林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行业、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重点建设500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遴选建设一批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扩大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范围,加大资助力度。
意见指出,各级教育、农业、林业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为农林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大力推进综合改革,进一步提升高等农林院校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意见要求,要建立以行业、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培植新兴学科专业,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农林专业。意见强调,探索建立服务“三农”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涉农专业免费教育。
12·13 农业部发布海洋捕捞渔具最小网目尺寸制度
农业部日前发布《关于实施海洋捕捞准用渔具和过渡渔具最小网目尺寸制度的通告》,对7大类、45种主要海洋捕捞渔具的最小网目尺寸标准进行了规定。
通告提出,根据现有科研基础和捕捞生产实际,海洋捕捞渔具最小网目尺寸制度分为准用渔具和过渡渔具两大类。准用渔具是国家允许使用的海洋捕捞渔具,过渡渔具将根据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需要,今后分别转为准用或禁用渔具,并予以公告。
考虑到一些捕捞种类为特定单一种类,所用渔具网目尺寸普遍较小,为兼顾这部分渔业生产者的利益,通告要求对这部分生产作业实行特许管理,相关规定在农业部网站公开,方便渔民查询、监督。这一制度将从2014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农业部同时还发布了《关于禁止使用双船单片多囊拖网等十三种渔具的通告》,规定的禁用渔具共13种,其中拖网类1种,耙刺类4种,陷阱类4种,杂渔具4种,主要是对渔业资源(特别是幼鱼资源)和海底生态环境破坏较大、使用范围有限、价值不高的渔具。这一规定将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