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所盼,为群众谋事;听民所急,为群众解忧;听民所求,为群众助困。”走进恒信居委会,一幅“三听三为”的标语吸引了笔者眼球。恒信居民区位于金山工业区内,由于是农民动迁安置社区,这里曾面临外来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等问题。2008年以来,恒信居民区推行就业援助员制度,为外来从业人员提供日常求职登记和岗位推荐服务。
●卖力地跑前跑后
顾银章是恒信居委会的一名就业援助员。“在这个8000多人的小区内,有特困居民、刑释人员、残障人士。能让他们找到合适岗位是我的头等大事。”他感慨道。恒信居委有2名就业援助员,对小区内的就业情况,他们了如指掌。
小区居民小李说,老顾给别人找工作,像是在帮自己的亲戚一样。她讲述了自己亲历的故事。前不久,外来青年小孙来居委找老顾进行求职登记。经了解,老顾知道小孙是一名刑释人员。问及他想做什么工作,小孙竟然说想找份跟着老板“收收账”的工作。在对小孙进行一些辅导教育工作之后,老顾跑了好几家企业,最后帮他介绍了一份保安的工作。但小孙干了两月之后因为与来访人员发生口角一气之下不干了。老顾一方面去和用工方商量,另一方面找到了与小孙相熟的小李去劝劝他。“我见老顾这么卖力,本以为是小孙的亲戚。可当我问小孙时才知道他和小孙仅见过两次面。”
●企居结对更有效
在恒信居民区采访时,笔者恰巧碰到了金山当地一家新型材料生产企业与恒信居委签署就业结对计划,首批将为4名恒信无业居民提供岗位。
恒信居委会主任张粉琴说,“企居结对”是目前社区在就业方面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居委出面与当地一些企业洽谈可以为求职者解决“就业源”问题。
张粉琴介绍,截至目前,恒信居委已经和11家企业结对,不少困难居民借此走上了就业岗位,也有不少人通过这个平台找到了更心仪的岗位。而居委在这里面起到了桥梁作用。
●妇女创收有新招
在为居民寻找就业源头,帮助外来人员、困难居民就业的同时,恒信居民区妇女自主创收成为恒信居民就业创业中的一大亮点。
居住在小区的妇女有勤劳朴实的农村女性,有“4050”的中老年妇女,也有不少是外地嫁来的媳妇。居委会根据妇女们不甘清闲的实际情况,为社区妇女承接钉纽扣、锁花边、修线头等小手工活,为她们自主创收提供了条件。截至目前,小区已有150多名妇女投入到自主创收的手工劳动中,去年平均每人创收7000多元,最多的达到20000多元,增加收入、减轻了家庭负担,又使妇女们的劳动价值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