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社区·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年老鹰叼蛇银元
  □陈雪林

  农历癸巳年正月初十晚,我去胞兄家喝茶,谈吐间他从衣袋里取出了一枚外国银元并说:这枚银元是在13年前即2000年六七月间,于黄浦江闵行上游水深有十多米的江底下,在吸(捕捞)蚬子时捞起的。平时一直藏在抽屉里,当自己身体受风寒不适时,用它来刮痧去病。回家后,端详着兄给我的这枚铸造于1874年的老鹰叼蛇银元,遂想了解它的历史渊源,几经打开网页,得到了一些相关历史内容。

  老鹰叼蛇的叫墨西哥银元,俗称鹰洋。鹰洋大体分为两种,1897年以前铸造的是花边鹰洋;1898年以后铸造的是直边鹰洋。墨西哥鹰洋是指1821年墨西哥独立后使用的新铸币。它是从1823年开始铸造的。它在我国南部、中部各省流通非常广泛,几乎成为主币。上海的外国银行发行纸币,在民国八年(1919)以前都以墨西哥鹰洋为兑换标准。

  1932年3月27日,红军在福建上杭击败国民党军队钟绍奎部,缴获了一套铸币机和钢模,迅速送到瑞金。从此以后,中央造币厂开始采用机器铸币。机器铸币采取“歇人不歇马”的一天三班制。一天可以生产四五千块银元。铸造的是墨版鹰洋、孙中山头像银元和袁世凯头像银元。铸好的银元用钢印戳凿上“工人”二字,戳凿的位置或面或背,没有一定规矩。铸好的银元以500块一箱向中央输送。中央苏维埃共和国用这些银元从白区换回大量急需的物资。墨版鹰洋为巩固和发展红色政权起过一定作用,这是中国近代货币史上的一段有趣的故事。

  我翻阅了《上海金融志》大事记载:咸丰五年(1855年),四月十六日(5月31日)驻沪各国领事致函上海道道尹赵德辙,要求把墨西哥银元当作通用货币在沪流通;七月初十(8月22日)上海道尹赵德辙发布公告:墨西哥银元和其他南美银元得与加罗拉银元(Corolus俗称本洋)各按其实际价值上的些微差异的比例,自咸丰年六年正月初一(1856年2月6日)起一律流通。我又查阅了《上海通志》第二十五卷金融篇:……1919年上海统一鹰洋与国内银行市价,因鹰洋成色高,常为收集熔化为银锭,流通稀少。

  兄从黄浦江底下捞起而今保存着的就是一枚墨西哥花边鹰洋。其直径为39毫米。正面图案是墨西哥共和国国徽的造型:张翅叼蛇的立鹰图案,单腿立在仙人掌上。边缘上方书西班牙文“REPUBLCAMEXICA\A(墨西哥共和国)”。背面中央为一顶自由软帽。帽檐书有西班牙文“LIBERIAD(自由)”字样。帽周围放射着长短不一的32支光柱。

  这枚铸造于140年前的银元,原重27.07克。经过一百多年的流通或沉入江底重见天日后,于近日经首饰电子秤称重为24.49克。只有背面的帽檐上的“LIBERIAD(自由)”字样有些麻糊不清,其余图案、外文、阿拉伯数字非常清晰。这枚银元经岁月的沉淀,大浪淘沙,然而磨损甚微,可见其制造质量是上乘的。

  今年是生肖蛇年,兄给我这枚银元看,大概是银元上有蛇形图案的缘故吧。缀文至此,我想起了出自宋朝僧人文莹《玉壶清话》:“贪蛇前行,必忘其尾。”而引申出的“贪蛇忘尾”一成语。说的是:一条蛇因贪食洞穴中的青蛙,而将尾巴留在洞外,被一掠而过的鹰隼叼在嘴里,不知到何方享用去了。因此说,贪欲是人生大害,诸君应引以戒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娱乐现场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民生综合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禁毒
   第B08版:社区·副刊
堆稻
百年老鹰叼蛇银元
悠闲玩微信
幸福一辈子的事
教书育人世代颂
广告
东方城乡报社区·副刊B08百年老鹰叼蛇银元 2013-09-27 2 2013年09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