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不久前发布的《2013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发出的警告。今年6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长渔办),共同组织了“美丽中国、生命长江——2013年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活动。科考中,专家发现密集的水电开发、采矿、开挖航道等人类活动,已极大改变了长江水环境和生态,渔业资源退化迅速,濒临崩溃。
“以前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中国没有数据,现在是数据太多了,不知道用哪个。”
——美国农业部世界农产品展望局是世界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的编制单位,这个局的局长Gera1dA.Bange是个中国通,1983年就访问过中国,他说中国农产品的数据收集和分析预测近些年已有较大改善,但需要尽早建立统一的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实际上,中国粮食相关政策到了调整的关键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国强日前表示,进口增加、国内外粮价价差大可能是中国粮食市场长期面临的局面,因此理顺粮食流通格局显得尤为重要,应尽快调整国家粮价补贴政策,用市场手段解决流通领域的问题。
“食品安全管理需要一个系统,目标是产品力,产品力的核心是食品安全。”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如是表示。他指出,作为这个系统的主体,食品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充分认识到这个责任的重要性,要真正把食品安全作为企业的生命线、核心竞争力,作为品牌不可逾越的红线,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根基所在。
“发展家庭农场应该与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相吻合,不能硬赶农民走。”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指出,中国家庭农场的模式适合的道路是,耕地中的耕、种、收等主要环节是靠农业服务公司来提供,而田间管理主要靠家庭成员来提供。“这两者一结合,就可以产生新效益,以扩大服务的规模来弥补耕地规模的不足。”
“现代农业的特征包括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和资本化。”
——惠农资本董事王德祥表示,从投资角度看,引入计算机系统的精致农业很重要,例如微灌、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等,只有确保了食品安全,投资才是安全的。
“粮食加工企业只有通过兼并重组,才能改变在产品流通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粮食生产越来越向主产区集中。随着人口向城镇集中,粮食消费市场也呈现出集中化趋势。受此影响,粮食加工企业也越来越向主产区集中。